香港《南华早报》8月12日报道,据“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多名知情人士”透露,该公司位于全国各地的造币厂正以接近满负荷的运转,实现政府今年设定的超乎寻常的高额工作量。其中人民币仅占“订单的一小部分”,而大多数印钞需求来自“一带一路”倡议的参与国。
中国为外国“大印币”?
南华早报引用了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董事长刘贵生今年5月在中国媒体《经济日报》上撰写的文章:2015年,该公司在尼泊尔市场首次以投标方式获取国际印钞商业订单,此后,公司“抓住了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大好契机……成功中标泰国、孟加拉、斯里兰卡、马来西亚、印度、巴西、波兰等多个国家的货币生产项目。”
《南华早报》的报道被多家国际媒体转载后,在印度国内引起轩然大波。据印度媒体《今日印度》(India Today)报道,反对党“印度平民党”(Aam Aadmi Party)的发言人查达(Raghav Chadha)公开表示,这一事件“对印度的国家安全和金融主权构成严重威胁”,并质问莫迪总理,为什么这样的决定此前没有被公众获知?
印度国会议员、前联合国副秘书长沙希·塔鲁尔(Shashi Tharoor)也在推特发文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表示:“如果该消息属实,将对国家安全产生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尽快澄清此事。”
经济部长:印度货币印度印
对此,印度财政部在8月14日的一份声明中做出了回应:“有关任何中国印钞公司获得任何印制印度货币订单的报道都是毫无根据的。”印度经济事务部长钱德拉·加格(Subash Chandra Garg)对媒体澄清道:“无论现在还是将来,印度货币只能由印度政府和印度储备银行的印刷厂印制。”
美国《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网站在转载这条消息时评论道:“中国帮助其它国家印制货币,试图以此来扩大其对全球的经济影响力。”
对此,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援引中国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的话做出回应。白明表示,任何国家的货币都是由当局决定的,与中国的合作不可能影响对方利益。中国没有让其他国家因此而负债或者“听命”于中国。“我们既没有这个本事,更不想这么做,唯一追求的就是互利合作。”这种论调是“中国威胁论”的翻版,一些外媒曾炒作所谓的“中国掠夺论”、“中国殖民论”,只不过这次又延伸到了货币领域。
中方廉价竞争
此前,有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于2015年和2017年经过与英法等国的知名印钞企业竞争,先后两次中标,为尼泊尔印制了2亿张面值1000卢比的钞票和2.6亿张面值5卢比的钞票,从此进入国际印钞市场。尽管中国的印刷技术和防伪技术已经获得了一些国家的认可,但实际水平与英法等国的企业尚有一定差距。而一些小国无力承担印刷机械、安全技术专利费用等成本,更倾向于将印钞业务外包给其他国家。
《南华早报》的报道称,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目前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十几家印刷厂,员工超过1万8000人。与之相比,美国铸币局只有两家工厂,员工只有中国的十分之一。近年来,由于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兴起,人民币的印刷量逐渐减少,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的一些工厂曾经一度无事可做,只能靠印刷结婚证或驾照等“零工”勉强维持活计。
今年年初,大量国外订单接踵而至,让这些工厂得以满负荷运转。该公司的一位消息人士称,这些订单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已经或计划将货币印刷外包给中国的实际国家数量可能要大得多。一些国家的政府要求北京不要宣传这些外包生意,担心此类信息可能会危害那些国家的安全,或者“在国内引发不必要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