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42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中国科幻小说《三体》登上网飞屏幕,却为何遭民族主义网民口诛笔伐?


刘慈欣的《三体》豆瓣网站截图
刘慈欣的《三体》豆瓣网站截图

流媒体平台网飞(Netflix)星期四(3月21日)播出了其改编自中国小说系列《三体》的剧集,将这个在国际上获得高度赞扬的中国本土科幻故事进一步推向全球观众。但该剧在播出前就已经遭到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者的口诛笔伐,他们指控网飞刻意利用小说中的“文革”内容贬低中国。

唯一一部享誉国际的中国科幻小说

毕业于华北水利水电学院的刘慈欣1999年开始撰写科幻小说,并连续八年获得中国的科幻小说奖项银河奖。2006年,他的《三体》开始在中国杂志《科幻世界》上连载。故事讲述的是一群来自中国的科学家、警察、军人发现并尝试击败来自遥远宇宙的外星人的入侵。

第一部《三体》出版后,刘慈欣又接着撰写了两部后续小说《黑暗森林》和《死神永生》。

2014年,第一部《三体》小说被翻译成英文出版,并在次年的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上成为首部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的亚洲小说,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称这部小说的“框架非常宏大”。科技公司Meta总裁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公开推荐了这本书。

《权利的游戏》(Game of Thrones)作者乔治·R·R·马丁(George R.R. Martin)也给予了《三体》高度评价:“这是一本不同寻常的书,它独特地融合了科学与哲学推测、政治与历史、阴谋论与宇宙学。在这里,西方与东方历史上的国王与皇帝在一个梦幻般的游戏世界里往来,同时警察和科学家们在现实中里应对国际阴谋、凶杀案和一场外星人的入侵。”

对于《三体》在西方世界受到的欢迎,悉尼大学的中国研究副教授乔什·斯坦伯格(Josh Stenberg)将其归结为小说主题的普适性。

“刘慈欣深深怀疑人类的价值,并对人类的未来感到悲观,” 斯坦伯格告诉美国之音,“这可以适用于环境保护、后殖民主义、民族主义、虚无主义或者后人类主义的观点。”

网飞改编剧集遭中国网民强烈批评

网飞的《三体》由著名美剧《权利的游戏》的制作者大卫·贝尼奧夫(David Benioff)和丹尼尔·威斯(D.B. Weiss)指导。另一位主要制作者是美国编剧亚历山大·伍(Alexander Woo)。

网飞版本对原小说进行了一系列大幅度修改,将原本发生在中国的故事转移到了伦敦,也抹去了大量人物的中国背景。作为该剧顾问之一的刘慈欣对此表达了认可。

在一段网络采访中,他曾说:“网飞的《三体》剧集,它要面对全世界的观众。它其中的大部分人物可能就不再是中国人了。这个对中国观众来说可能并不太适应。但我还是对他们充满信心,很期待的。”

但中国网民们并不买账。在剧集还未播出时,网飞版《三体》就已经是一些网络民族主义者口诛笔伐的对象。

不少这样的批评带有浓重的种族主义色彩。网民们贴出了剧集中的黑人演员约翰·艾德坡(Jovan Adepo)的照片,并配上文字“用一张图干碎你对网飞三体的所有幻想”。网民们还发表了“捡棉花”之类的种族主义玩笑。

扮演中国角色叶文洁的演员的外形也遭到了攻击。一篇微信上的热门文章批评华裔演员齐恩·曾(Zine Tseng)有着“三白眼,高颧骨”,并形容她“凶狠的眼神流于表面,一脸邪相,给人的感觉,是好莱坞电影中经常出现的那种亚裔女杀手”。

其他对网飞版《三体》的批评则集中在了该剧对小说中文化大革命场景的还原。该剧第一集就以一场发生在北京的批斗会作为开头,年轻的叶文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身为物理学教授的父亲被热情激昂的红卫兵活活打死。

不少民族主义网民们指责网飞是为了拍这个场景才拍摄了全剧。“就是为了这碟醋才包的饺子,” 一位网民写道。

“几年前第一次看(小说),看了开头立马就知道这书为啥被国外吹捧了,” 另一位网民写道。

结合网飞对故事人物背景的修改和对文革场景的保留,一篇中国网站豆瓣上的影评称这显示西方不愿接受当今发达的中国。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依旧是那个压抑落后疯狂的刻板印象,所有的灾难都是源于此,中国人不配拯救世界,只能等着西方来拯救,”文章写道。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教授高树超(Henry Gao)认为,《三体》在民族主义者中受到追捧并不令人意外。因为小说中包含的弱肉强食的理论与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对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叙事模式不谋而合。

“这种叙事包含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第二个部分就是在世界上要靠实力说话,落后就要挨打,” 高树超告诉美国之音,“而《三体》中的黑暗森林理论明显反映了这种观点,因此受到民族主义的追捧也就不足为奇。”

“黑暗森林”理论称,宇宙是一片黑暗的森林,而每个文明都是带着枪的猎人,相互之间构成威胁,一旦相遇则必然是你死我亡的关系。

大国竞争叙事下的《三体》

尽管《三体》的故事并不是对当下国际政治的描绘,但这样的解读并不少见。

“当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十年前开始在英语世界流行起来的时候,其流行度很快和中国在地缘政治中的崛起联系到了一起,”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访问学者威尔·佩顿博士(Will Peyton)告诉美国之音。

他认为,小说的主题其实是在讨论科技的迅速发展会对人类未来带来什么样的帮助或灾难。

“它远比对当代中国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所扮演角色的表层社会政治批判更为深刻,” 他说。

刘慈欣本人也曾多次表示他并没有试图通过小说表达某种政治观点。在2019年接受《纽约客》(The New Yorker)的采访中,他说道:“我只是个作家。我并不是在下笔前就在心中想好了一个隐喻,我只想把故事讲好。”

不过,有关小说内容和刘慈欣本人的争议还是随之而来。

在《纽约客》的同一篇采访中,他为中国政府的新疆政策做了辩护。他认为,政府的治理方式有效地避免了更多的恐怖攻击,并帮助当地人摆脱贫困。

他还表示,民主并非适合中国当下的国情,反而会带来混乱。“如果中国民主化了,那只会变成人间地狱,” 他说。

刘慈欣有关新疆的言论当时引起了美国国会的注意。五名共和党参议员因此呼吁网飞停止改编《三体》的计划,避免“正常化”针对维吾尔人的犯罪行为。

而在中国的互联网上,刘慈欣的《三体》也难逃不爱国的指责。

中国评论人士郭松民今年2月曾在微博上说《三体》是依靠贬低中国才在国际上出名。他批评《三体》“把中国表现成一个黑暗、残暴、乃至反人类的所在”。

“按照《三体》的逻辑,中国的黑暗、残暴,已经连累了整个人类文明,使之走上了自毁的道路,” 他写道。

评论区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