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10月3日)发布的一份智库报告敦促中国在未来几个月提交更新的气候承诺时,应制定一个“强有力但可实现”的目标,即到2035年时将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削减30%。
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的签署国必须在明年2月之前公布其更新后的路线图,以实现该条约限制全球气温升高的目标。
中国目前的目标是在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并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然而,根据气候行动追踪组织(Climate Action Tracker)的评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和目标“严重不足”,无法将全球变暖限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5摄氏度的范围内。
芬兰非营利智库组织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在一份报告中表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排放国,中国在气候议程上的雄心对于确保国际社会实现减排目标具有决定性作用;因此,北京应该将绝对减排目标定为30%。
该报告说,为了实现该目标,北京需要将电力行业的排放量减少30%,工业排放量减少四分之一,还应设定非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35%以上的目标。
报告主要作者贝琳达·谢佩(Belinda Schaepe)表示,考虑到中国在可再生能源安装和电动汽车普及等各个方面取得了重大进步,这些减排的幅度虽大,却是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
“尽管这个目标雄心勃勃,因为它要求所有主要行业大幅减少排放,但如果当前清洁能源部署的趋势继续下去、且电力需求保持受控的话,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谢佩对法新社表示。
本周,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表示,非化石能源占全国电力消耗的40%,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比2021年增长了近80%。
然而,北京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滕飞表示,减排30%的“极端”目标“过于雄心勃勃,难以实现”。
他对法新社说:“我认为中国正处于稳定其排放的过程中,因此在这段期间,中国能够将总体排放量减少到何种程度,还相当不确定。”
中国目前正在采取措施提振低迷的房地产市场,这可能会引发工业需求增加,从而推高排放量。
此外,中国其他领域的进展仍然不均衡:为了确保电力基本负载供应,煤炭安装仍在继续,甲烷排放量也在增加。
滕飞表示:“我们看到几乎每个领域都取得了重大进展,但困难在于如何协调。”
中国尚未表明何时宣布新的气候承诺。
美国首席气候谈判代表、白宫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约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于9月初访问北京,就美中气候政策合作与中方官员进行会谈,并为11月在阿塞拜疆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做准备。
(本文依据了法新社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