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 —
5月17日是“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纪念日来源于世界卫生组织在1990年5月17日将同性恋从精神疾患名单上剔除。中国有同性恋电影人在这一天要求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公开其对同性恋题材电影审查的现行规定,要求允许这类题材的影片通过官方渠道上线。
*范坡坡:电影审查决定电影‘生死’ *
5月17日上午独立电影人范坡坡身穿“我们要看同性恋电影”的T恤衫来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理信息公开申请手续,希望了解现行电影审查制度,特别是对同性恋题材的相关规定。
北京非盈利民间机构益仁平中心介绍,范坡坡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他是知名同性恋导演、作家和活动家,拍摄过多部同性恋人士生活的纪录片,包括《新前门大街》、《舞娘》等。范坡坡是香港同志电影节玲珑大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中国原广电总局的电影审查标准中曾经明确地将“同性恋”跟“淫乱”、“强奸”等情节一起列入“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内容”,需要被删减修改。但是,广电总局2010年颁布了《关于废止部分广播影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包括废止2008年公布的电影审查标准,并注明“已有新规定”。2008年的电影审查标准把同性恋列入“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规定。
范坡坡在广电总局的网站上没有查到这项电影审查标准的新规定。他表示,现行的电影审查标准对电影作品的创作、放映和发行都会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决定电影的“生死”。
范坡坡5月19日对美国之音说,在“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一天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申请电影审查标准的信息公开,目的有两个。
他说:“我的这个行为一方面是出于‘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日子。但我的目的更在于审查制度的透明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呼吁审查制度的取消。”
范坡坡说,他要求公开新的电影审查标准,不仅仅是针对放松对同性恋题材影片的限制,他还关心其他话题的影片。他说,电影审查制度一方面制约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是电影文化发展的障碍。
由于存在审查制度,同性恋题材的影片通常不能通过官方渠道公开上映,这类题材影片只能在独立的文化影视平台播放,比如酒吧、互联网、大学等。因此,影片的票房收入基本没有保障。范坡坡说,独立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大都面临资金困境,有的导演以在淘宝网做小生意,资助拍片。而独立电影作为大众了解同性恋群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中国当局默许*
外界注意到,中国最近的电影市场近期似乎也有多部有同性恋形象的影片上映,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有一位借精生子的女同性恋;电影《爱情银行》中也有同性恋的画面。
同性恋人士认为,官方允许有同性恋画面或内容的影片上映,或许是政策松动的一个信号,尽管并不代表政策改变,至少也是一种默许。
大陆公开承认同性恋身份第一人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子恩同一天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对同性恋题材影视作品的默许几年前就存在,像影片《非诚勿扰2》里男演员廖凡饰演的男同性恋角色。崔教授说,尽管那部影片里的同性恋角色通过戏剧色彩出现,不失小小的丑化,但是,《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对同性恋角色的小丑化就没有了。
他认为,这一方面表明是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度在提升,另一方面说明电影审查法整体松动的表达。
他说:“从电影审查法的角度来说,是整体法律松动的表达。不仅是在同性恋题材方面,在其他方面审查的尺度也在放宽。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影片,它现在采取一个审查通过,但是不给安排上映档期这样一个方法来进行控制。”
崔子恩教授说,对于非主旋律题材,主题灰暗的影片都属于审查可能会通过,但需要修改。中国独立电影人拍摄的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赢得理解和支持*
范坡坡指出,大陆独立制片人反映同性恋题材的影片这些年在夹缝中求生存,倒也赢得了越来多的理解和支持。他举例说,2009年拍摄一部反映同性恋向家里人出柜的纪录片,当时要想采访当事人非常困难。但是2012年他完成的纪录片《彩虹伴我心》,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越来多的同性恋家人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了。
*范坡坡:电影审查决定电影‘生死’ *
5月17日上午独立电影人范坡坡身穿“我们要看同性恋电影”的T恤衫来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办理信息公开申请手续,希望了解现行电影审查制度,特别是对同性恋题材的相关规定。
北京非盈利民间机构益仁平中心介绍,范坡坡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学系,他是知名同性恋导演、作家和活动家,拍摄过多部同性恋人士生活的纪录片,包括《新前门大街》、《舞娘》等。范坡坡是香港同志电影节玲珑大奖最年轻的获得者。
中国原广电总局的电影审查标准中曾经明确地将“同性恋”跟“淫乱”、“强奸”等情节一起列入“淫秽色情和庸俗低级内容”,需要被删减修改。但是,广电总局2010年颁布了《关于废止部分广播影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决定》,包括废止2008年公布的电影审查标准,并注明“已有新规定”。2008年的电影审查标准把同性恋列入“淫秽色情和低俗内容”的规定。
范坡坡在广电总局的网站上没有查到这项电影审查标准的新规定。他表示,现行的电影审查标准对电影作品的创作、放映和发行都会造成重大影响,甚至决定电影的“生死”。
范坡坡5月19日对美国之音说,在“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一天向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申请电影审查标准的信息公开,目的有两个。
他说:“我的这个行为一方面是出于‘国际不再恐同日’这个日子。但我的目的更在于审查制度的透明化,也希望通过这样的行为呼吁审查制度的取消。”
范坡坡说,他要求公开新的电影审查标准,不仅仅是针对放松对同性恋题材影片的限制,他还关心其他话题的影片。他说,电影审查制度一方面制约言论自由,另一方面是电影文化发展的障碍。
由于存在审查制度,同性恋题材的影片通常不能通过官方渠道公开上映,这类题材影片只能在独立的文化影视平台播放,比如酒吧、互联网、大学等。因此,影片的票房收入基本没有保障。范坡坡说,独立电影导演和制片人大都面临资金困境,有的导演以在淘宝网做小生意,资助拍片。而独立电影作为大众了解同性恋群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平台。
*中国当局默许*
外界注意到,中国最近的电影市场近期似乎也有多部有同性恋形象的影片上映,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有一位借精生子的女同性恋;电影《爱情银行》中也有同性恋的画面。
同性恋人士认为,官方允许有同性恋画面或内容的影片上映,或许是政策松动的一个信号,尽管并不代表政策改变,至少也是一种默许。
大陆公开承认同性恋身份第一人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崔子恩同一天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对同性恋题材影视作品的默许几年前就存在,像影片《非诚勿扰2》里男演员廖凡饰演的男同性恋角色。崔教授说,尽管那部影片里的同性恋角色通过戏剧色彩出现,不失小小的丑化,但是,《北京遇上西雅图》里,对同性恋角色的小丑化就没有了。
他认为,这一方面表明是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包容度在提升,另一方面说明电影审查法整体松动的表达。
他说:“从电影审查法的角度来说,是整体法律松动的表达。不仅是在同性恋题材方面,在其他方面审查的尺度也在放宽。据我所知,大部分的影片,它现在采取一个审查通过,但是不给安排上映档期这样一个方法来进行控制。”
崔子恩教授说,对于非主旋律题材,主题灰暗的影片都属于审查可能会通过,但需要修改。中国独立电影人拍摄的同性恋题材的影片基本属于这种情况。
*赢得理解和支持*
范坡坡指出,大陆独立制片人反映同性恋题材的影片这些年在夹缝中求生存,倒也赢得了越来多的理解和支持。他举例说,2009年拍摄一部反映同性恋向家里人出柜的纪录片,当时要想采访当事人非常困难。但是2012年他完成的纪录片《彩虹伴我心》,在拍摄过程中他发现越来多的同性恋家人能够接受这个事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