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1:42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面对北京威胁立陶宛政界领袖坚称绝不屈服


台北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牌子。(2021年11月18日)
台北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牌子。(2021年11月18日)

若按人口,立陶宛不足北京一个区,国土面积列在世界第120之外,其经济在欧盟27个国家GDP中排第22。但这一波罗的海小国,面对中国威胁,挺身占到了抗拒这一世界强权的最前沿,在中国最为忌讳的台湾问题踩了北京划下的令很多国家望而却步的红线。

在率先退出中国倡导的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后,立陶宛最近又允许台湾在首都维尔纽斯开设“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并计划明年初立也会在台湾设立代表处。在北京看来,这是公然在国际上制造“一中一台”,开了十分恶劣的先例。

据台湾外交部官网资料,台湾在世界上200多个国家设有领务机构,在各类办事处、代表团和经济文化代表处等名称前,全部使用的是"台北"两字,包括在美国的“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唯有在立陶宛的驻馆名称是“台湾”而不是“台北”,以"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的名称正式挂牌。

对北京来说,只有对立陶宛重拳回击才能让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立场进一步有所认识,才能避免维尔纽斯的行为在国际上构成示范效应。在召回驻立陶宛大使之后,中国又将与立陶宛的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并在上个星期将中国驻立陶宛外交大使馆更名为代办处。

北京上次使出如此惩戒还是在40年前,当时也是因台湾问题而将与荷兰的关系降级。在经济层面,北京也\在切断两国间几乎所有的经贸往来。

星期天,在立陶宛等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议员团抵达台湾访问之际,中国28日派出27架次战机扰台,并首次在台海上空动用了空中加油机。

率领该议员团访台的立陶宛议员、议会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斯(Matas Maldeikis)星期一在推特上说:“中国希望我们害怕,但立陶宛捍卫民主无所畏惧。我们跟波罗的海伙伴一起在台湾团结起来反对暴政。”

他对美国之音说,维尔纽斯在中国问题上的立场得到了立陶宛人民的广泛支持:“中国在我们社会中的声誉并不怎么样。对于立陶宛人来说,我们深知该政权的性质及其侵犯人权的行为都是不可接受的。我们仍然铭记共产独裁统治下的生活是什么样。”

对于中国的经济制裁威胁,这位立陶宛议员说,立陶宛对以自由和主权来换取一些空洞的承诺和无法预测的经济收益毫无兴趣。“我们的国家不可出售。”

曾两次出任总理的安德留斯·库比留斯(Andrius Kubilius)说,民主是普世价值,因此立陶宛不但支持邻国(白俄罗斯、俄罗斯)的民主运动、也支持以及更远的台湾和香港为民主而奋斗的人们。这位现任欧洲议会议员在写给美国之音的电子邮件中说:“立陶宛在三十年前曾为自由、民主和独立而奋斗,人民对当年民族独立运动仍记忆犹新。因此,立陶宛支持一个民主政府的台湾——一个被‘老大哥’胁迫的小国——的政策得到我国人民的充分理解和全力支持。”

立陶宛开危险先例

对中国来说,立陶宛本挑战的意义远大于其一个国家。官方的《环球时报》在一篇社评中说,这样的无良小国,中国就算与它断交了,让它去与台湾建交,“也不过是中国外交大锅里多一块或者少一块‘蚊子肉’的事情。” 北京最担心的是立陶宛开启了一个危险的先例,令中国与欧洲国家的关系更为棘手。

美国已经表示支持维尔纽斯。国务卿布林肯在与立陶宛外长在华盛顿会晤后强调,“面对来自中国的未遂胁迫,美国坚决支持立陶宛”。

美国常务副国务卿温迪·谢尔曼(Wendy Sherman)上星期在会晤立陶宛外交部长加布里埃乌斯·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时再次强调了美国与北约盟国立陶宛“钢铁般”坚强的团结。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普朗克维丘斯(Arnoldas Pranckevičius)本月初曾指出,“中国正试图让我们变成一个实例--一个负面的实例,这样其他国家就不见得会跟着走这条路,” 他说,欧洲必须“在面对中国时团结起来”。

立陶宛前总理、欧洲议会议员安德留斯·库比留斯(Andrius Kubilius)说,欧盟需要一个明确和长期的中国政策。他对美国之音说:“鉴于中国正在雄心勃勃地发挥全球领导作用,欧盟和美国现在应该考虑的一个问题是——未来几十年全球领导力将会是什么样子:是专制还是保持民主。”

另一位欧洲议会议员尤克涅夫维奇(Rasa Juknevičienė)表示,越来越多的国家将会采取类似立陶宛的立场。她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说,三个波罗的海国家的议员目前正在台湾访问,成员包括了所有三个国家的资深议员,因为民主对这一地区尤为重要。1991年立陶宛在其他加盟共和国中率先宣布从前苏联独立,而冰岛政府率先承认,并与其建立外交关系。这位前立陶宛国防部长说:“1991年,小国冰岛承认我们的独立,这极为关键,尽管冰岛是一个小国,但后来证明独立变成了现实。”

中国从2012年起在欧洲腹地致力于与中东欧国家建立所谓的“17+1”机制,但观察人士说,这一机制基本上形同虚设,北京的承诺到目前为止基本没有提供真正的投资,也没有从这些国家大量增加进口。今年2月,北京召集这十几个国家的领导人举行峰会时虽然拔高了中方的级别,以前均由李克强出席的论坛改由习近平亲自主持,但是仍有六个国家元首不给面子,没有出席峰会。

欧洲议会上个月压倒性地通过了一项决议,呼吁加强与台湾关系,并将台湾称欧盟的“重要伙伴和民主盟友”。该决议说:“欧盟必须采取更多措施解决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并保护台湾民主”

“中国中东欧观察”(China Observers in Central and Eastern Europe或 CHOICE)创办人伊万娜·卡拉斯科娃说,由于香港、新疆问题以及在新冠病毒大流行等等因素,中东欧洲国家对中国的看法近年来越来越负面,但是也很难说会有多少国家会真正仿效立陶宛。她说,斯洛伐克国内政局最近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较为亲近台湾的议员进入政府,但是她预计斯洛伐克对中国和台湾的政策不会发生很大变化。相比之下捷克的变数较大。

台湾外交部长吴钊燮10月底曾访问了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期间,台湾曾赠口罩给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和立陶宛,今年三国也回赠台湾疫苗。上个月,捷克被认为亲西方的反对党在议会选举中获胜,卡拉斯科娃对美国之音说,这将对中捷关系带来明显的挑战:“也许捷克可能是另一个降低参与‘17+1’机制、并寻求与台湾进行更多合作的国家。现在这个机制已经是‘16+1’了。”

中国或奈何不了立陶宛

自从今年7月立陶宛和台湾双方商定将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以来,中国就多次扬言要重拳出击,绝不轻饶立陶宛,在中国外交降级后,两国投资与贸易往来预计也将会降至冰点。但是,卡拉斯科娃说,鉴于两国经贸联系有限,中国对立陶宛的出口远大于从立陶宛的进口,北京很可能拿立陶宛无可奈何。

据中国商务部的数据,两国间的贸易额去年仅为23.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为中国对立陶宛的出口,来自对方的进口额仅4.9亿美元。

密西根大学国际商务中心和伊莱布罗德商学院的资料显示,立陶宛的最大贸易伙伴是俄罗斯,中国不在立陶宛出口最多前10个国家之列,在进口来源国当中排名第10.

立陶宛议员马尔德基斯说,经济制裁的效果不取决于一个或另一个经济体的规模,而取决于两个经济体之间的接触程度。他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在立陶宛的投资水平极低,对华贸易仅占对外贸易的1%左右。当然,我们从其他国家购买的许多商品都有中国制造的部件,在这里可能会产生一些间接压力。但是,在不损害对中国人自己的关键供应链的情况下,中国要控制这一点也没有那么容易。特别是丧失在主要贸易伙伴欧盟获得商机是他们无法承担的风险。”

立陶宛外交部长兰茨贝尔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上星期说,北京切断了与立陶宛公司的往来还不算,还向其他国家的公司施加压力,要求他们不要与立陶宛做生意。兰茨贝尔吉斯在承认这些损失的同时也指出,困难将是暂时的,市场和公司最终将会适应。

立陶宛经济在全球产业链中看似无足轻重,但其一门高科技产业在国际上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从芯片光刻机到光纤通信,从医疗诊断到国防,激光技术是现代信息产业的支撑技术,而立陶宛在这一领域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商务部的一篇报告称,立陶宛85%的产品出口至全球几乎所有国家,其飞秒激光仪占到全球市场的50%,此外,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学中有90%的大学都在使用立陶宛制造的激光设备。

随着中国现在要惩罚立陶宛,官方的《环球时报》星期二报道说,目前一些中国激光公司已暂停与立陶宛的合作与交流。

目前还正在台湾访问的立陶宛议会友台小组主席马尔德基斯说,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显而易见的是,中国不是一个可靠的合作伙伴,“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他们可以随时将你和你的企业当作人质。”

除了中立两国经济联系并不那么紧密这一因素外,中国的胁迫很难奏效的另一个原因被认为是,现政府的中国和台湾政策享有广泛的民意基础和立陶宛冷战来独特的经历。

立陶宛是第一个宣布从前苏联独立的国家。基于被前苏联并吞的惨痛历史,立陶宛在90年代初独立成功后一直十分珍视民主自由的重要性,而中国在中东欧的扩张近年来越来越引起了立陶宛社会各界的警觉。2019年初,立陶宛安全部门开始将中国称为“国家安全威胁”,总统瑙塞达还叫停了中国本来已准备好对一个重要港口 - 克莱佩达港的投资,称中国的投资“可能会威胁立陶宛国家安全”。

2020年10月,立陶宛举行大选,中右翼祖国联盟-立陶宛基督教民主党人主导的执政联盟上台,立陶宛对华政策更为强调价值观。今年以来,立陶宛议会在2月份时曾通过有关退出中国-中东欧国家(17+1)合作机制等决议,还在5月份通过有关新疆问题的决议。

中国问题专家伊万娜·卡拉斯科娃说,该党在执政之前就曾表示要奉行新的更加支持民主自由的外交政策,目前的政策也显然不同于上届政府。她说:“这不仅在中国问题上如此,在白罗斯和俄罗斯政策问题上也是如此,所以立陶宛基本改变了其总体外交政策原则,而中国是受这一国内政治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2025年中国面临哪些外交新挑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2:25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