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亚太经合会领袖峰会即将登场之前,星期五传出日中关系融冰,日本首相安倍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可望北京举行日中首脑峰会的消息。分析人士说,这不仅是日中关系重要突破,更重要的是,它缓解了美国对于可能被卷入两国冲突的担忧。
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和日本国家安全保障局局长谷内正太郎星期五在北京达成4点共识,同意正视历史面向未来,也认识到对东中国海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但愿意通过对话建立危机管控机制,并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及安全对话,这个发展被视为是两国关系的重要突破。
美国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基辛格美中关系研究所主任戴博(Robert Daly)说,日中两国通过外交创意找到彼此能接受的外交语言,让安倍与习近平有可能会面,这不但是两国关系的突破,背后更具有深层含义。
在威尔逊中心举办的电话记者会上,目前人在深圳出席会议的戴博说:“过去几年来美国非常担忧,日本或中国可能在东中国海采取某种过于激烈的行为或发生意外,这种意外或故意的行为有可能把美国卷入一场急速加剧的战争。随着安倍与习近平的会面,以及双方就危机管控达成的共识,再加上中国近来减少了对钓鱼岛/尖阁岛附近海域的入侵,我想至少在目前,发生危险的可能得到一些缓解,这对美国和区域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人在北京的日本立命馆亚太大学民主促进中心主任佐藤阳一郎也认为,日中4点共识是经过仔细斟酌后才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文字,实际上彼此对于分歧的立场并没有根本改变,日方只是体认到,对于历史和引发东中国海紧张的原因双方有不同看法,安倍也没有具体承诺不会参拜靖国神社,所以双方终于在最后一刻达成共识,让人不禁好奇,究竟是哪一方更想要实现安倍与习近平的会面。
佐藤洋一郎说:“ 它告诉我的是,中国实际上是被迫修正过去2年来在这个地区对于国际关系的专断作为。它试图利用亚太经合会的机会来改善形象。我认为这才是驱使北京试图与安倍展开双边会谈的主要动力。”
美国西东(Seton Hall)大学国际关系副教授、威尔逊中心访问学者汪铮则表示,日中两国人民自二战结束以来,从来没有在历史问题上真正和解,对此,双方领导人实际上能做的极为有限,如今经过谨慎研拟后彼此能达成共识,让两国能够真正展开对话,这才是比首脑峰会更具体、更有意义的成果。
中国外交部网站说,星期五,杨洁篪与谷内正太郎就改善中日关系达成4点原则共识。杨洁篪指出,发展长期健康稳定的中日关系符合两国与人民的根本利益。谷内正太郎表示,日方高度重视日中战略互惠关系,愿意与中方妥善处理分歧及敏感问题。
双方达成的4点共识包括:
- 双方确认将遵守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的各项原则和精神,继续发展中日战略互惠关系。
- 双方本着“正视历史、面向未来”的精神,就克服影响两国关系政治障碍达成一些共识。
- 双方认识到围绕钓鱼岛等东海海域近年来出现的紧张局势存在不同主张,同意通过对话磋商防止局势恶化,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发生不测事态。
- 双方同意利用各种多双边渠道逐步重启政治、外交和安全对话,努力构建政治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