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的新冠清零政策严重打击了这个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经济,一些中国经济学家建议向居民发放消费券来刺激经济增长。但专家表示,新冠清零政策仍然是制约居民消费的最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毛振华最近在一场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表示,当前中国经济的最大短板是需求严重不足,并称发放消费券是扩大消费的主要手段。
毛振华建议,给中国全体居民每人发放5000元人民币消费券,并且这些消费券应该是全额无条件使用,而不是现在普遍的打折券或抵扣券。同时,由于地方财政紧张,这笔消费补贴资金应由中央财政支付。
出席同场论坛的京东集团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也表达了类似观点,称明年可以通过发行特别国债或提高财政预算的方式,在全国层面统筹发行消费券。
私人消费不是中国官方优先考虑
在疫情的打击下,中国的消费支出已经陷入困境。据中国统计局的数据,中国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滑0.5%,为6月以来首次出现同比负增长,其中餐饮收入同比下滑8.1%,降幅比上月扩大6.4个百分点。
同时,自上海3月封城以来,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急挫,直至9月仍处于87.2的低位。消费信心指数是一个前瞻性指标,表明未来几个月的零售销售可能会继续疲软。
中国的一些城市已经推出了消费券,例如上海、深圳、海南和福州等,但这些消费券主要依靠地方财政支出,并且大多用于在现有消费中获得一定折扣。
纽约市立学院经济系教授周钜原(Peter Chow)表示,不确定中国会广泛采用现金券的方式,中国经济主要依赖政府投资驱动,官方往往未能优先考虑消费对经济的推动作用。
周钜原告诉美国之音:“中国一直依赖出口、政府对基础设施和房地产部门的投资。没有人认真期待私人消费的回升来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黄天磊(Tianlei Huang)认为,尽管中国国内一直有向中国家庭提供更多经济支持的讨论,但中国政府仍然对向居民直接提供现金券存在疑虑。
黄天磊说:“政府的一个担忧是可行性,他们担心重复计算和腐败。。。他们的另一个担忧是潜在的通货膨胀。看看西方的经济困境,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似乎真的很担心国内的物价上涨,而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生。”
清零政策是最大障碍
分析表示,中国坚持的新冠清零政策仍然是国内需求和消费支出的最大制约因素。
在中国严格的新冠疫情控制政策下,官方经常强制关闭商店和封锁居民区,以防止高风险地区的疫情传播。而即使在低风险地区,许多城市仍然要求市民出示过去24小时或48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才能进入饭店、商场、超市等公共场所。
黄天磊告诉美国之音:“很明显,被关在家里的人无法出去消费。由于广泛的封锁,人们的收入也受到了严重的伤害,而且中国的社会安全网总体上很薄弱,这是需求持续低迷的另一个原因。”
据战略咨询公司麦肯锡(McKinsey)在8月的一份调查,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超过80%的中国消费者减少或改变了他们过去参与各种家庭户外活动的方式。
据《华尔街日报》援引经济学家的预测,今年中国的零售额增长预计只有1%。过去两年的零售额年增长率约为4%,而在2019年前的零售额年增长率最高达到8%。
长期的疫情封控还改变了消费者的购物偏好,中国消费者正在放弃品牌意识和消费导向的生活方式,在日常消费中持更谨慎和保守的态度。
评级机构惠誉在10月的一份报告中写道:“2020年开始的疫情控制措施进一步推动了消费者放弃对奢侈品等非必需品上的过渡消费。随着消费者在平衡消费、储蓄和投资方面变得更加务实和保守,这一趋势进一步加快,必需品和实用物超所值的商品在购物清单上占据了更大的位置。”
由于新冠清零政策继续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消费者支出造成冲击,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上周四(11月17日)表示,截止9月底的三个月收入比去年同期增长3%,低于分析师的预期。此前,这家公司打破先例,没有立即披露今年双11购物狂欢节的销售数字。
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季度电话会议上警告称,交货中断可能会在本季度打击该公司业务。他说,从10月到11月初,全国15%的区域物流遇阻,影响及时发货和送达。
周钜原说:“由于对新冠的零容忍,工厂被封锁。一家工厂延迟交付零部件将导致其下一个和下下一个客户或顾客的延迟交付。在可预见的未来,中国必须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其封闭政策付出高昂的代价。”
鉴于消费者对非必要支出的兴趣减弱,中国的旅游业和餐饮业等服务行业受到巨大冲击,而中国约一半的劳动人口从事服务行业,就业持续承压。中国官方数据显示,10月份中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从前月的5.8%上升至6.0%。
中国的房价下滑也打击了消费者信心。长期以来,中国稳步上升的房价造就了中国家庭的财富增长,支撑了消费支出,并促使购房者在家用电器、汽车和大宗商品上的大肆消费。
然而,随着中国官方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房地产市场不再景气,并且看不到立即缓和的迹象。官方最新数据显示,全中国百城10月的房价和销售量持续走低。
目前还没有看到中国官方放松新冠清零政策的明确信号。中国政府在11月11日发布了防疫“二十条”,被外界解读为放松了管制,但随后各地新冠确诊病例激增,一些地方已经恢复了严格的疫情封控措施。
黄天磊说:“中国不太可能撤出新冠清零政策,除非中国有一个有效的国内开发和制造的新冠mRNA疫苗,并能在全国范围内分发,但这一情况何时发生仍是未知数。”
由于中国坚持新冠清零政策,有专家警告称,随着经济萎靡不振,失业人数继续增长,中国消费者将继续减少消费,加强家庭储蓄,这反过来将进一步打击经济,形成恶性循环。
加利福尼亚大学圣迭戈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教授迈克尔(David Michael)在一篇分析中写道:“如果消费者信心下降,那么消费者支出也会跟着下降,储蓄率会增加。这有可能产生一个负面效应的循环,即中国人整体上开始储蓄,停止消费,导致经济下滑,随后消费者信心进一步下降,储蓄趋势更加陡峭。”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