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新订单的推动,星期一(8月5日)发布的财新/标普全球服务业采购经理指数(Caixin/S&P Global service PMI)显示,中国7月份服务业活动增长加快,但海外需求的增速降至11个月来的最低水平。
据星期一公布的数据,7月财新中国服务业PMI从6月份的51.2升至52.1,该指数连续第19个月位于扩张区间。该指数主要涵盖私营和出口导向的企业,50为区分扩张与收缩的枯荣分界线。
相比之下,官方服务业PMI显示该行业在7月份停滞不前,未能延续6月份的增长,零售销售、资本市场服务和房地产服务行业均出现萎缩。
做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第二季度的经济增长远低于预期,面临通缩压力和长期的房地产低迷,6月份的零售额增长降至2023年初以来的最低水平。
财新/标普的调查显示,新订单子指数从6月的52.1上升至7月的53.3,而海外需求的指数显示自2023年8月以来的最小扩张。
服务提供商面临原材料、工资和运输成本的增加,但就业增长速度创下了11个月以来新高。
财新/标普的综合PMI追踪服务业和制造业,较6月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扩张区间。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制造业相对承压,价格水平依然较为低迷,尤其是销售价格处于低位,企业盈利空间受到进一步挤压。”
中国领导人上星期表示,今年剩余时间的财政支持将“侧重消费”,旨在提高收入和社会福利,据中共中央政治局的会议内容,经济政策应该“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强中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和意愿”,应该支持文旅、养老、育幼、家政等消费,加强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
这一转变是许多经济学家长期倡导的,他们认为中国的经济模式过于依赖投资。
花旗银行(Citi)经济学家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表示:“如果不超越被动和渐进的宽松模式,未来几个月信心可能仍将徘徊在低位。”
花旗银行指出:“面对潜在的外部逆风,更多的国内刺激措施可能要等到明年才会变得可行。”
8月1日发布的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8,较上个月下降2个百分点,降至荣枯线下,未能达到分析师预期的51.5。这项调查结果出乎意料地悲观,也是2023年11月以来财新PMI首次低于荣枯线,显示景气水平明显回落。
(此文参考了路透社的报道。)
评论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