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9:05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欧洲恐袭激起有关文化和民族融合之争


欧洲恐袭激起有关文化和民族融合之争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04:36 0:00

欧洲恐袭激起有关文化和民族融合之争

布鲁塞尔和巴黎的恐怖袭击事件让两国人士在内心深处展开反思,探索如何才能更好地把贫穷的少数族裔社区融入社会。很多恐怖分子都来自这样的社区。不过,在当下迅速变化的多文化欧洲,融入究竟意味着什么?带着这个问题,美国之音记者走访了布鲁塞尔的莫伦比克社区和巴黎郊区塞夫朗。

从布鲁塞尔市中心步行走到莫伦比克只需要半个小时,但是在很多方面,这里简直就是另一个世界。

这处移民社区生活着好几个不同的民族,不过以摩洛哥人为主。当地失业率很高,到处是破灭的希望。

街道组织“是的”(Jes)教育工作者托马斯·德沃斯说:“我们听到,很多孩子不觉得自己是社会的一分子。他们说:我们什么也得不到,没有工作,没有体面的住房。”

帮助青少年的组织“是的”以及其他邻里协会试图扭转这样的局面。不过,他们面临另一种现实:莫伦比克近年来名声不好,被称为欧洲的极端主义温床。

一些圣战分子从叙利亚回来后,就住在莫伦比克,巴黎和布鲁塞尔恐怖袭击的一些嫌疑人也在这里长大。

对一些比利时人来说,恐怖袭击乃至莫伦比克本身都反映出,比利时在融合大批穆斯林移民方面失败了。

商人贝特朗·皮尔森悲愤地说:“我很愤怒。我们惹了谁了?那些死难者惹了谁了?谁也没惹。”

专家们说,现实并非这么简单。很多穆斯林移民虽然有时候觉得自己没有被接受,但他们确实认同自己是比利时人。

摩洛哥移民拉尔比·阿尔巴维说:“是的,我确实觉得有点被污名化了,跟很多人一样。可那样想的人是心胸狭隘的人。我认为,我们需要一起向前走。首先要停止把贫民窟的年轻人边缘化,不要让他们总觉得自己被排斥。”

报道显示,年轻的比利时穆斯林最近一直在收到要他们同西方人战斗的短讯。不过,对一些莫伦比克青少年来说,布鲁塞尔袭击案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园受到了打击。

莫伦比克居民阿尤布·巴克基维说:“那些人没有宗教信仰。我表亲当时就在机场,她是穆斯林,也受伤了。”

德沃斯说:“也许他们之前觉得反正跟我这里无关。现在呢,跟这里有关了。有一家人受伤了,有他们认识的人受伤了,他们关心的人受伤了。”

邻国法国也有同样的纠结。与比利时一样,法国也有人数众多的北非移民社区。法国和比利时被认为是欧洲向叙利亚和伊拉克输出圣战分子的两大来源。

社会、宗教与世俗组织的伊斯兰问题专家亚历山大·彼得说:“这些来自第二代、第三代的人其实并不觉得自己是法国人。问题是法国这个国家没有能力正视自己的历史并构建一个共享的历史。”

如今,一些法国政治人物声称,法国有好几十个类似莫伦比克的社区,包括法国一些名声最坏的低收入、高移民郊区。乘地铁从巴黎半个小时可到的塞夫朗,就被视为是其中之一。

一些塞夫朗居民抱怨说,激进主义越来越严重。一座极端分子的清真寺最近被关闭。

不过镇长斯蒂凡·加蒂尼翁说,激进伊斯兰的问题不仅仅只是一个镇子的问题,需要全国各地共同打击。这意味着要以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塞夫朗这样的社区以及融合问题。

他说:“这里产生着新的事物,包括文化、体育和商业各个方面。这才是开放的社会,而现在法国提议的是一个封闭的社会。”

当地活动人士和创业者雅辛·希尔米也同意这样的看法。他描述了访问美国的经历。

他说:“甚至那些新来的外国人都会说:‘我是美国人’。有种爱国感和归属感,不幸的是,这跟法国有很大不同。”

所以,在莫伦比克和塞夫朗,人们相信,打击激进主义必须找到新的答案。答案的一部分在于承认今天的比利时和法国的熔炉特征,并建立一种归属感,包括对社区和对国家的认同。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