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位前高级官员表示,美中两国关系有足够的弹性,能经受得住陈光诚事件的考验,但双方都希望确保这次事件不要成为未来企图在美国大使馆寻求庇护的模式。
曾经担任奥巴马总统国家安全委员会亚洲事务主任的杰弗里.贝德(Jeffrey Bader)说,在陈光诚事件的处理上,美国官员在非常困难的局势下,竭尽全力,尊重陈光诚的决定,在陈光诚表达了要到美国的愿望后,同中国政府磋商。他表示,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会给陈光诚及其家人发放护照,让他们来美国。
贝德目前是华盛顿智囊团布鲁金斯学会的高级研究员。
*拜登:陈光诚的未来在美国*
日前,美国副总统拜登表示,陈光诚的未来在美国,他的未来就是有机会进入纽约大学。一旦陈光诚家人到旅行证件,美国将立即向他们发放签证。
陈光诚4月22日逃出山东临沂当局对其家的严密监视,进入美国在北京的大使馆后,美中两国密集地进行外交磋商,避免此事影响于5月3日举行的美中第四轮战略与经济对话。美中高层对话如已期举行,双方在一些国际事务问题上,以及中国经济改革政策的未来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美中关系有足够弹性 能经得住陈光诚事件考验*
贝德指出,陈光诚事件以两国政治上都能接受的方式得到解决,看来并没有严重损害两国关系。他说,相反,我们从这次事件汲取的经验是,美中关系有足够的弹性,能够经得住这种事件的考验。
*若陈光诚模式重演 美中关系更将复杂*
美国一些共和党人批评奥巴马政府的官员在处理陈光诚事件上曾向他施压,让他离开大使馆。上星期,极可能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的罗姆尼,就指责奥巴马政府未能充分保护异议人士。共和党资深参议员麦凯恩说,美国官员在处理陈光诚事件上有一些失误,处在危险之中的不仅是陈光诚及其家人,“那些帮助他的人被拘留,逮捕。我们也必须要关注这些人。”
对此,贝德说,奥巴马政府强力支持陈光诚。一个人在美国大使馆得到庇护的情况,非常罕见。但正是因为我们对人权的承诺,才会做出给陈光诚保护的决定。他相信,这显示了美国对人权,对陈光诚的实质性的承诺。他说,很少有其它国家,如果有的话,在这样的事件中能提供这样的保护。他认为奥巴马政府对陈光诚事件的处理是妥当的。
*贝德认为陈光诚不寻求政治庇护*
陈光诚一旦进入美国后,是否会申请政治庇护,还是像他所说的那样,他想最终返回中国。对此,贝德说,毫无疑问,陈光诚目前仍然表示他还要回国,但他来美国后,会遇到很多异议人士,他的看法会不断变化。但至少目前可以说,他对政治庇护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