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12 2025年1月29日 星期三

中国降低NGO注册门槛 敏感类别仍然受限


北京非政府组织“农家女”的出版物
北京非政府组织“农家女”的出版物

中国将降低社会组织登记的门槛,改变先找挂靠单位才可注册的现行体制,为社会组织的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民政部长李立国表示,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工作已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在部分地区实施。

截止去年年底,中国共有45.75万个经过合法注册的社会组织。与此同时,还有100万到300万个社会组织由于无法登记而处于“非法状态”。

*双重管理 局面混乱*

专家把这种混乱局面归咎于过于严苛的双重管理体制。按照现行规定,基金会、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必须有两个政府部门审批,接受两个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方可在民政部门登记。

这种先找挂靠单位的做法被民间组织戏称为“找婆婆”。然而,“找婆婆”并非易事。

“益仁平”反对乙肝歧视的抗议活动(陆军提供)
“益仁平”反对乙肝歧视的抗议活动(陆军提供)

非政府组织“益仁平”的常务理事陆军说:“只有政府部门和政府授权的单位才能当主管单位。那么,我们这样一个以反歧视、帮助弱势群体维权和推动政策改善的民营机构要找到一个业务主管单位非常困难。所以只能是以工商(企业)的形式来注册。”

令陆军感到欣慰的是,政府开始为社会组织登记松绑了。民政部长李立国星期一在北京表示,中国将加快培育发展社会组织。他在“国新办”记者会上回答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说,直接登记的新体制将在三个相关行政法规修订完成后全面推开。这三项法规已被列入国务院今年的立法计划。
中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中国民政部部长李立国

*改革登记管理体制*

事实上,中国已在现有法规框架之内迈出了改革步伐。李立国说:“民政部门对有关社会组织直接登记的工作,在去年下半年已经开始实施。”

对此,长期从事社会组织研究的清华大学NGO(非政府组织)研究所所长王名表示欢迎。王名教授说:“降低门槛使得社会组织的登记注册或者合法性的获得将变得更加规范、更加容易,政府和社会组织的关系将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我觉得,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他认为,现行的双重管理体制,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管理企业的思路在社会领域里的一种延伸。在计划经济时期,中国有一套严格的组织系统和户籍、档案制度,无论单位、社团还是个人,都得由政府管着。

分析人士认为,严加管理主要还是出于“怕”的心理。王名说:“担心你闹事啊!因为你是社会组织,你是体制外的力量。其实也没什么可担心的,所以多少年我一直呼吁取消双重管理体制。”

*旧体制束缚民间组织发展*

严格、僵硬的管理体制给民间组织的发展造成巨大困难。被迫按工商企业注册的“益仁平”的处境就是个缩影。

陆军说:“作为工商注册的机构来说,第一不能招募会员;第二不能公开的募集捐款。无论从人力资源上还是从财政上都大大地限制了它的发展。当然,税务也是一个问题。民间社团的话,它的税务是比较少的。但是工商企业,税负就比较重了。”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旧体制已经成为束缚社会发展的障碍,改革的愿望开始酝酿发酵。

民间呼声终于得到中国政府高层的回应。温家宝总理最近指出,政府的事务性管理工作、适合通过市场和社会提供的公共服务,可以以适当的方式交给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社区等基层组织承担。

*社会组织作用不容忽视*

这表明,政府大包大揽的做法将逐步减少。王名说:“政府意识到社会组织能做很多政府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很多突发事件,包括这几年社会矛盾、社会问题比较尖锐,发现其实很多问题是社会组织可以去参与的。”

他说,政府开始腾出空间、转移职能,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跟这些社会组织开展合作。

*敏感类别注册仍然受限*

至于会不会开放政治类、人权类组织的登记注册,王名教授表示:“政治类(组织)不参与购买服务,而且政府限制。这次新条例总体上是开放的,但是对一些敏感的问题,它是严格限制的。”

李立国没有排除今后给政治类、人权类组织登记松绑的可能性。他承认,这类组织不是发展重点,但是又说,它们跟其他类型的组织“在登记管理上是平等的,也要依照有关的法律法规来审查它成立的条件、成立的必要,以及开展活动的宗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

陆军呼吁当局加快改革步伐。他说,现在放开注册的领域还非常窄,非政府组织的类型还非常少,一些民政部门仍然卡得很紧,政府还是显得过于保守了。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