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星期三没有对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提出的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要求做出具体的承诺。有分析认为,这是中国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同时与美国合作的一个良好机会,而且中国可能成为美国和欧洲对伊朗进行石油制裁的最大获益方。
*盖特纳在亚洲游说*
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作为美国总统特别代表正在亚洲进行访问,为美国针对伊朗石油收入而采取的制裁措施寻求支持。
北京是华盛顿向伊朗施压的关键。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数据,中国是伊朗原油最重要的买主,占伊朗石油出口总量的22%。中国的数据显示,中国从伊朗进口的石油占中国石油进口总量的11%。
盖特纳在访问北京期间从中方那里得到了继续就更为广泛的全球经济问题进行合作的承诺,但是没有对美方提出的减少从伊朗进口石油的要求立即做出答复。
中国官员一直不愿意把伊朗的核问题与经济问题挂钩,认为经济制裁不会解决有关伊朗的核争端。尽管中国在联合国安理会要求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决议案中投了赞成票,但是北京在原则上反对美国单方面对伊朗采取制裁。
*外交部官员:不希望制裁影响中国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翟隽在一个媒体吹风会上回答北京是否会出于美国的压力减少从伊朗进口原油的问题时说:“伊朗是中国很大的一个石油供应国。我们希望中国的石油进口不会受到影响,因为这是我们的发展所需要的。”这位官员表示:“我们反对施压和制裁,因为这些做法解决不了问题。它们从来没有。我们希望这些单方面制裁不会影响到中国的利益。”
*中国在伊朗问题上存在矛盾心态*
美国《华盛顿邮报》援引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崔守军的话说,中国在伊朗的问题上存在矛盾和犹豫不决的心态。他说,温家宝这个周末对其他石油生产国进行访问本身会给伊朗施加压力,显示中国开始将它的石油来源多元化。
崔守军表示,由于伊朗的核问题,中国很长时间来对伊朗存在不满。与中美关系相比,中伊关系远没有那么重要。如果中国不得不中断这两个关系中的一个,那一定是伊朗。
*林和立:北京不会减少对伊朗的石油进口*
不过,香港中文大学的客座教授林和立则认为,即使中国将其石油来源多元化,北京也不可能断绝与伊朗的商贸联系。彭博新闻社援引他的话说:“削弱美在中东的影响是北京的一贯政策,即使是在奥巴马政府将外交和军事重心转向亚太的时候。北京不可能减少伊朗的石油进口。伊朗被北京看作是它的一个主要盟友。”
还有分析认为,中共正在进行权力交接,因此不希望被看作是向美国的压力低头。
*分析:中国可以在自己获利的同时帮助美国*
华盛顿捍卫民主基金会的执行主任、伊朗能源项目主任多布维茨认为,对伊朗的制裁对北京来说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我的感觉是,中国可以做两件事:一是它将减少进口伊朗石油,寻求其他的石油供应方,尤其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和科威特等地方,因为它不希望将其能源安全维系在伊朗政权身上,另外与伊朗做生意也存在重大的政治风险。在另一方面,中国会继续从伊朗购买石油,但会通过谈判在每桶原油上获得价格上的折扣,从而有助于减少伊朗政权从石油出口中获得的收入。它这样做也遵守了美国和欧盟的制裁要求。在国际社会试图制止伊朗的核项目之际,中国这样做也会使它成为国际体系中一个负责任的利益悠关者。”
他认为,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可以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同时同美国合作,从而达到双赢,因为美国的决策者希望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减少伊朗政权的石油收入,而不一定是它的石油供应。
在伊朗原油的其他买家中,印度已经增加了对沙特石油的订单,日本和韩国官员已经承诺要减少对伊朗石油的进口。
*中国可能是获益最多*
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可能成为美、欧对伊朗进行制裁的最大获益方,因为其他国家终止或减少购买伊朗石油以避免受到美国和欧盟制裁措施的惩罚会加强中国在谈判桌上的地位。中国的石油公司因为与伊朗存在价格上的纠纷而在去年12月和今年1月减少了对伊朗原油的购买。
多布维茨表示,他们的分析模型显示,如果中国是伊朗原油的唯一买家,它在价格上可能获得高达40%的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