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国家媒体继续在美国进行大规模扩张。中国政府和参加大外宣计划的官媒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美国的观众会不会买帐呢?
2011年,中国政府继续挥洒金雨,扶植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在内的中国官方媒体大举进军美国。
美国理海大学(Lehigh University)研究中国媒体的学者约翰·吉里克(John Jirik)曾经在19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期两度为中央电视台工作。吉里克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国官媒在美国落地,和其它的国际媒体一样,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吸引受众。他说:“我完全理解中国政府非常渴望扩展媒体服务的心情,他们希望能够让美国民众更多地倾听他们的声音,但是他们在吸引受众方面需要努力一段较长的时间。这不是光中国媒体的问题,这是进入美国的所有国际媒体都面临的问题。”
*评估成败需要至少15年时间*
吉里克表示,美国媒体在一个自由的媒体市场框架下运作,中国媒体一开始很难竞争过它们;另外,美国的观众听众读者有数不胜数的媒体选择,要让他们接受带有官方宣传色彩的中国媒体,谈何容易?吉里克说:“中国政府愿意投入巨资到这样一个没有成功保证的项目上,这完全有可能会失败的。当然,要评估这个项目的成败,至少需要15到20年的时间,短期内肯定是没有成功可言的。”
观察人士注意到,加入“大外宣计划”的中国官媒正在悄悄地采取“外宣媒体本土化”的策略,也就是,在美国当地聘用工作人员,将外宣产品包装成更容易让当地受众接受的普通媒体产品。
*外宣本土化具有欺骗性*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指出,“外宣媒体本土化”的策略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外宣的实质内容。他说:“这也是它的一种行销战略,算是一个进步吧,入乡随俗,比他们自己派记者更有欺骗性,也许更能够打入市场,从基础运作上来看会有一定效果。但是这些人不会改变他们公司的运作、媒体的方向、选材、报道的风格,从最终产品你可以看到,哪怕有本土人士加入,它的产品基本上还是这种格调,大的框架没什么变化。”
张伟国指出,中国的形象不是靠大外宣来改变的。他说:“因为大外宣说得天花乱坠,跟中国现实的反差非常之巨大,比如陈光诚事件、艾未未事件、乌坎事件这样一些国际社会关注的、真正反映中国底层社会脉动的、真正有新闻元素的事件,在中国媒体,包括这些到海外的媒体里面,都得不到正常反映。所以外面的人一看就知道,中国这种东西宣传的色彩,宣传的意味很浓,虽然有些事情他们可以在短时间里达到目的,这种莺歌燕舞、正面歌颂、增加喜庆气氛的也许会有一点作用,但是真正到了一个重大社会和国际事件出现的时候,它的那种舆论导向、它的那种政治立场的本质就会暴露出来。”
*美国观众能接受吗?*
香港资深媒体人周兵11月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指出,中国媒体说的东西和实际情况有差距,导致自己的公信力受影响,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有时你说的东西明明是对的,或者是真的,别人却不相信。周兵认为中国政府在加大外宣的时候应该做两件事。他说:“第一要先做得好,第二才是说得好,现在要想说得好的话,做得方面要有一些改进。”
不过,加利福尼亚大学河滨分校的一位新闻媒体教授却持不同看法。这位不希望透露姓名的教授表示,随着中国经济实力日益提高,在全世界和在美国,人们对中国的兴趣在与日俱增。她说:“但是他们缺乏渠道去了解中国,所以很可能他们会利用一切他们可能得到的渠道去了解中国。但是美国观众也会有比较根深蒂固的意识,认为中国媒体都是政府控制的,所以这全部是政府的宣传。不过美国观众具有批判性思维,他们会接受各方面的信息,他们会通过自己的方式去分析和接受这些信息。
香港《动向》杂志主编张伟国表示,如果说中共外宣有什么成功模式的话,具有中国军方背景的凤凰卫视可以算一个。张伟国认为,凤凰卫视先行一步,为大外宣闯出了一条路子,可以说是中共大外宣的一块重要基石。不过,张伟国表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控制信息来源来控制人们思想,这种做法在中国国内已经行不通了,更不要说在开放的国际社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