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着谋求建设共产主义旗号的北朝鲜平壤政权实行赤裸裸的权力世袭制。金家王朝二世领导人金正日去世的消息星期一传出之后,同样打着谋求建设共产主义旗号的中国当局首先明确表态支持平壤政权的权力世袭安排,支持金正日的儿子金正恩接掌其父的权力。
中国由此在世界各大国当中可谓独树一帜。与此同时,中国国内外亲北京的媒体则把北京迅速表示支持金王朝三世,说成是中国扩大其影响力的重大外交胜利。
*中国的失败外交*
但加拿大主要英文报纸多伦多《环球邮报》12月23日星期五发表驻北京记者马凯(Mark Mackinnon)的新闻分析,则认为金正日的去世以及北京的反应显示出中国多年来的外交失败。马凯的文章说:
“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理应拥有朋友和影响力。中国这个世界上最新的全球性大国影响力很多,但中国缺乏的,尤其是在其14个邻国当中缺乏的,是实在的朋友。”
“中国的朋友匮乏是由焦虑和其野心导致的。本星期,中国最高层领导人以不同寻常的方式吊唁金正日,就令人尴尬地显明了这一点。假如中国是一个自信的大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只要把一束鲜花送到北朝鲜驻北京大使馆就够了。”
“然而,北京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吊唁队伍,由胡锦涛和他的内定接班人习近平率领,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权力极大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的所有9个成员都到北朝鲜大使馆吊唁。每一个政治局常委都庄严地对金正日之死表示了悼念。总理温家宝对金正日画像鞠躬,并赞扬他是‘伟大的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的亲密朋友。’”
“尽管中国经济规模增长了10倍,并成为一个仅次于美国的外交和军事大国,中国对金正日之死的恋恋不舍的反应跟17年前金正日的父亲和前任金日成死时没有多少差别。假如说有什么差别的话,那也是跟1994年相比,北京如今更加需要平壤,从而显示出北京在东亚的孤立。”
“美国总统奥巴马今年秋天宣布,亚洲将是他的行政当局的外交政策的重点,这使问题(对中国来说)更加复杂化。美国总统向澳大利亚派驻海军陆战队,并重新跟突然要进行改革的缅甸政府接触,从而以实际行动落实其承诺。美国强调重视太平洋地区,使北京的恐惧猜疑心理几乎达到冷战时期的水平。中国已经把日本、韩国、印度和台湾看作是美国包围和遏制中国的努力的一部分。”
“这就让中国在其邻国当中只有北朝鲜、缅甸和巴基斯坦这三个‘老朋友。’这种局面很难说是让人羡慕,但这也或许是为什么北京认为不能(对朋友)太挑剔。”
*棘手的朋友*
北京对北朝鲜这样的朋友不能太挑剔,显然也是美国西部大报《洛杉矶时报》记者巴巴拉·迪米克的看法。
该报12月23日发表的迪米克的报道说:
“对中国政府来说,死去的金正日就是受欢迎的金正日。”
“在活着的时候,这位北朝鲜领导人常常让北京恼火。他追求危险的核野心,顽固拒绝经济改革,导致北朝鲜人挨饿。尽管中国官员很少公开批评北朝鲜,但在为北朝鲜的核项目感到愤怒的时候,中国官员曾经不事声张地中断对北朝鲜的能源援助,要求北朝鲜预付现款才向它销售商品。中国官员有时候不愿意提供粮食援助,并公开表示北朝鲜需要彻底的经济改革。”
“但在金正日的死讯星期一宣布之后,中国政府对金正日大加赞美,简直要超过北朝鲜的宣传机器。一些学者表示,中国的这种做法反映出中国担心北朝鲜政权可能崩溃,因此需要扶持。...尽管从意识形态上说,中国共产党反对权力世袭,但北京几乎立即表示支持金正日的27岁的儿子金正恩接班。”
*令人不自在的朋友*
在形容北朝鲜跟中国的关系的时候,除了“不能太挑剔”的朋友之类的说法之外,还有“令人不自在的朋友”(amis encombrants)的说法。后一种说法来自法国新闻网站《89街》12月20日星期二发表的记者皮埃尔·阿斯基有关中国对金正日之死反应的报道:
“世上有时候会有令人不自在的朋友。金正日的北朝鲜就是让中国不自在的朋友。”
“但在微妙时刻,朋友毕竟是朋友。中国星期二力图显示坚决站在北朝鲜政权一边。这种支持也是一种对某些人、首先是对美国人的警告。那些人可能会忍不住要利用北朝鲜‘亲爱的指导者’的离去来促成平壤政权更迭。”
“英文的官方报纸《中国日报》星期二就发出了这种明确无误的信息,其标题是“A friend's departure”(一个朋友离去)。”
“《中国日报》是面向外国读者、尤其是外交官的。因此,中国领导人试图向世人传达的信息就是,‘不要染指我的北朝鲜。’但在私下里,10多年来,中国领导人对北朝鲜的‘同志们’没有多少尊敬,因为他们不能理解中国式的社会主义道路,即威权之下的资本主义,他们喜欢更冒险的经济孤立、核武装、以及长久性的地区紧张的道路。”
“但是,出于地缘政治的考虑,北京一直没有抛弃平壤,反而提供至关重要的经济、军事和能源援助,让平壤政权得以存活下来。”
*“唇齿相依”与“脚踩两只船”*
北京60年来惯用“唇齿相依”和“鲜血凝成的友谊”来形容中国和北朝鲜的关系。然而,北京和平壤又常常貌合神离。
在金正日去世之后,中国执政党共产党最高领导层中央政治局常委成员无一例外、无一遗漏地前往北朝鲜驻北京大使馆吊唁,韩国主要报纸《朝鲜日报》驻北京特派记者崔有植对中国的这种在全世界看来是不同寻常的举动做出的解读是:“中共九常委均吊唁金正日 / 意在加强影响力。”
《朝鲜日报》12月22日发表崔有植的分析报道说:
“中国似乎还期待,能把金正日的去世当成一个机会。金正日常年游走于美中两个大国之间,中国只好被这种“脚踩两只船”式外交牵着鼻子走。虽然每年提供巨额经济援助,也不能确保对北韩的影响力。但金正日的去世可以为中国提供扩大对北韩影响力的机会。”
*中美对金正日之死的反应*
日本主要的工商报纸《产经新闻》12月22日发表驻北京记者川越一和驻华盛顿记者犬冢阳介联合署名的报道,把中国和美国对金正日之死的反应进行了对比:
“21日上午,北京市中心地区的北朝鲜大使馆部署了严密的警戒,因为中国总理温家宝、副总理李克强前往那里吊唁金正日总书记去世。前一天,胡锦涛国家主席及其内定的接班人习近平副主席已经前往吊唁。在两天之内,中国最高领导层共产党政治局常务委员会9位成员全部到那里吊唁。”
“这是极其不同寻常的特例。中国媒体报道说,胡主席在吊唁的时候表示中国支持(金正日的)接班人金正恩。”
“在另外一方面,美国奥巴马政府在19日发表国务卿克林顿的声明。声明说,‘我们的挂念和祈祷与处于困境的北朝鲜人民在一起。’”
“在一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死去之际,这种信息是奇妙的,因为其中没有赞美死者业绩的言辞。这大概是力图避免对‘无赖国家’的独裁领导人表示悼念之意。”
“就与金正日之后的金正恩政权的距离而言,美中两国之间有如此这般的差别。”
相关内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