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史以来首位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背着背包,携带家小,到北京赴任了。其人能否在美中关系发展上建功立业尚有待观察,但是,他的低调赴任,却已在中国媒体和网民当中引起相当波澜。
*骆家辉“寒酸”抵京?*
曾经担任美国商务部长和华盛顿州长的骆家辉上周末(12日)抵达北京到中国就任大使。周日,61岁的骆家辉和妻子、三个儿女在大使官邸与记者见面。作为首任华裔驻华大使,骆家辉刚到北京就引起了小小的轰动,原因之一,就是这位美国高级外交使节低调地接近“寒酸”。
骆家辉一家从西雅图起身,历时十几个小时飞越太平洋抵达北京。中国一些媒体(新京报、广州日报、人民网)为此发表了报道和文章,说骆家辉这位“部级高干”,“没有大量随从,没有警卫,背上一个包,手拎一个包,全家人都没有闲着。”
人民网的文章说,和骆家辉同航班的数十位旅客均表示,10个小时的飞行途中没有特别注意到骆家辉及其家人,“看起来跟普通家庭出游没有两样”。
到了北京机场,骆家辉夫妇没有坐大使专车--加长的凯迪拉克轿车,而是和孩子们一起上了一辆七人座的小面包车,前往大使官邸。
*西雅图“店小二”不给骆家辉面子?*
其实,骆家辉还在西雅图机场等待上飞机飞往中国之前,就已经“预先”低调了。他和七岁女儿玛德琳(Madeline)在星巴克点咖啡的场面,被一位广告公司老总唐朝晖拍摄下来,传送到其新浪微博上。
照片显示,骆家辉背着背包和女儿站在星巴克柜台前点咖啡。华尔街日报电子网络引用唐朝晖的微博文说,骆家辉想用一张优惠卷(coupon),星巴克店员拒收。骆家辉随后用信用卡付了账。唐朝晖说:“美国店小二竟不给驻华大使一点面子。”
华尔街日报说,唐朝晖的照片和文章,到星期一晚上,已经被转发了4万次,有跟贴评论8千多条。
华尔街日报的文章援引同济大学文化批评学者王晓鱼教授的话说,堂堂大使,还没个村支书气派,有啥意思?
*公仆?父母官?*
美国之音记者多年前曾采访美国加州某市华裔市长,问他说,按照中国传统观念,他现在是百姓“父母官”了。他急忙回答说,根本没这回事儿!“市民才是我的衣食父母。没有他们的纳税和精神支持,我一天都干不下去。”
香港东方日报(8/14)发表文章,引用中国入世谈判首席代表龙永图的回忆说,他有次在机场看到一位县委书记出国考察,有三四十位下属送行。“县太爷”咋咋呼呼,目中无人。还有一次,龙永图在意大利某小镇参加国际会议,“有一位像邻居大妈一样的老太太独自进门,礼貌地对他点点头坐在旁边。会后一打听,才知道她竟是荷兰女王。”
*德国总理访华,吃饭捡起掉地面包*
2007年8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在南京没有入住索菲特银河大酒店顶层几百平米的总统套房(每天3万元人民币),住进了70平方米的普通客房(每天1800元人民币)。她没有到VIP餐厅用餐而是到了普通餐厅和随行人员一道在大厅吃自助餐。吃饭时,把不小心掉在地上的一片面包捡起来放在盘中。
澳门日报发表一篇社论说,一个堂堂富国的总理竟如此勤俭节约,不仅让中方接待人员、酒店员工感到意外,也让那些乐于公款吃喝玩乐的中国官员汗颜,让那些挥霍公款变得麻木的人如醍醐灌顶。
*中国公款浪费惊人*
中国媒体说,仅公款出国一项,中国每年的花费超过4千亿元人民币。按每人每次消费五万元计算,每年公款出国的人次达8百万。
香港东方日报的文章说,中国官场弥漫着追求大排场、大气势、大派头、大规格、华而不实的歪风,“三公消费”尾大不掉。官员贪图享乐、追名逐利,不仅劳民伤财,更是滋生腐败的温床。
*市委书记“凯旋而归,”市民夹道欢迎*
2007年10月24日,中共江苏邳州市委书记李连玉开完中共17大回到邳州,彩球高悬,鼓乐喧天,当地举行隆重欢迎仪式。驻军、武警、官员、护士、学生、市民、农民被动员起来,数千人夹道欢迎。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见李书记到来,现场有人点鞭炮、放烟花,有人舞龙舞狮,拉横幅,还有乐队演奏,“胸前戴着17大名牌的李连玉在红地毯上昂首阔步,向欢迎者挥手。有年轻姑娘献上鲜花,有年老农妇送上水果。壮观之极”。
*克林顿总统和游人*
旅美作家孔捷生最近在一篇文章“权力的滋味”中写道,某年圣诞节,他父母来华盛顿探亲,阂家团聚之日,白宫外面游客甚少。这天总统也放假,便见到克林顿在草坪扔网球和狗嬉戏,球滚到栅栏边,克林顿过来捡,便和他们挥手,相距不过六七步。他身边没有特勤保安,孔捷生也没有动念趋前握手,更不必说“熊抱”,只是挥手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