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0:17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政府部门“晒三公”动作迟缓


中国国务院要求中央98个部门在6月底之前公布其“三公经费”账目。但现在,7月快结束了,仍有12个单位保持沉默,而已经公开的“三公经费”,有些被指过于笼统、敷衍了事。

所谓“三公经费” 是指,用于公费出国、公务车购置和运行以及公务接待的开销。长期以来,中国民众对于政府部门“三公经费” 居高不下反应强烈,认为不合理的“三公消费”已经成为滋生腐败、培养特权的土壤。

然而,从相关部门对公开“三公”的反应中,老百姓看到的却是能拖就拖的不情愿态度。最早采取行动的科技部4月14号就公布了,可是在6月30号最后期限到来之前,竟没有任何一家继续跟进。直到七月中旬之后,在媒体不断曝光和敦促下,公布的步伐才逐渐加快。

*财务公开遇到阻力*

这是为什么?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王锡锌说:“大家觉得法不责众嘛。尽管你国务院有要求,但是如果我们都不公布的话,可能也不好怎么样。这里面看到了这种阻力或者不愿。”

中国媒体说,一些单位耍花招、玩技巧,煞费苦心地选在周末扎堆公布,以减少公众和媒体的关注度。

据人民网,今天又有两个部门公布了“三公经费”,但截至记者发稿前,外交部、国家安全部等12个部门仍在等待、观望。

全国人大代表叶青认为,这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他说,各单位的“三公”数字早就出来了,可有些部门总想“装扮”一番再“露脸”,免得太“暴露”了不好收拾。

*公布“三公”应细化*

另外一方面,对于已经公布的数字,老百姓也是议论纷纷、褒贬不一。反映最大的是,数据过于笼统。有媒体质疑,一些部门是否在玩“数字游戏”。

北大王锡锌教授认为,从三个角度进行分析,才能看出问题。他说:“三公经费占它的行政支出的比重是多少,这是第一个分析。第二个分析就是,你需要看人均,部门的人均三公经费的占有量。第三个就是要看具体的经济分类支出。”

各部门公布的详细程度有很大差异,比如审计署的数据十分详细,出国费精确到团组、人次,接待费也精确到人次,公务车精确到具体数量和平均每辆车的运行费用。但是,许多“三公经费”很高的部门却只有简单的几个数字。

*温家宝呼吁财政预算公开*

为此,公众纷纷提出质疑:为什么去年中国科学院的接待费高达9995.5万元;为什么商务部的出国费用占到“三公经费”的90%以上;为什么许多单位不公布公车数量;为什么有些部门的“三公经费”不降反增。

近年来,中国一直推动政府运作的透明化。温家宝总理在今年人代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明确提出,要加快实行财政预算公开,让人民知道政府花了多少钱,办了什么事。

过去,这类数字往往被视为国家机密,现在却要拿到阳光下晒一晒了,因此中国网民把公布“三公经费”形像地称为“晒三公”。

*谁将最后一个“晒三公”*

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副研究员吕艳滨认为,“晒三公”的意义在于:公众参与、取信于民、加强监督。

吕艳滨说:“信息都不掌握,公众怎么参与决策啊。再有就是,通过公开透明取得公众的信任。如果你信息都是遮遮掩掩的,老百姓还是对你 缺乏信任。”

北大教授王锡锌表示,这次公布“三公经费”,对于相关部门触动很大。他说,“尽管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滞后,但是我觉得,这个一小步的迈进,对于公共财政改革来说,对于民众有效的参与到公共生活监督财政资金的运用来说,其实也可以说是一大步。”

目前人们最关注的是,谁将是最后一个“晒三公”的部门。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管控经济舆论能否振兴经济、提升信心?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19:16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