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说,中国星期二反驳美国国务卿克林顿的有关言论。报道指出,克林顿在赞比亚曾暗示说,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可能会助长“新殖民主义”。有分析认为,中国应该关心非洲国家的人权,廉政善政,并让非洲国家人民从经济发展中获得实惠。
*北京:曾遭压迫 了解殖民主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星期二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和非洲国家历史上都曾遭受殖民主义侵略和压迫,最了解什么是殖民主义。”。
洪磊是在回答记者有关“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赞比亚出席会议时发表的一些涉及中非合作的言论”。不过,洪磊在回答中并没有提到克林顿国务卿的名字。
*克林顿:不愿看到非洲出现新殖民主义*
克林顿日前在赞比亚表示,非洲必须警惕“新殖民主义”。路透社报道说,虽然克林顿没有直接提到中国,但是她的评论显然针对的是中国。报道说,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加剧,克林顿提出美国愿意做谋求帮助非洲国家改善经济的夥伴。
克林顿说,我们在殖民时代曾看到外国人“进入非洲,拿走自然资源,付钱给领导人,然后离开。但是在离开时,却没有给非洲的人民留下很多东西。我们不希望在非洲看到一个新殖民主义”。
近些年来,中国越发转向非洲来获得其经济快速增长所需的石油和矿产资源,以解决中国能源和原材料需求甚渴,以及为爆炸性增加的富裕人口提供就业的需要。中国现在是非洲国家的主要投资者,范围涉及石油,矿产,公路,大坝,场馆等基础设施。作为解决中国就业措施的一部分,中国在非洲的投资项目,雇用的都是中国各地的人,而不是非洲国家的当地人。
*中国投资需透明*
美国国务卿克林顿表示,中国在非洲有着越来越大的利益,但美国不认为中国在非洲的这些利益,与美国的利益从根本上是相互矛盾的。她希望更密切地同中国等国合作,确保美国与非洲合作是可以持续的,为非洲国家和人民带来好处。克林顿说,中国在非洲的外援投资做法,并非总是同普遍接受的透明和善政廉政的国际惯例相一致。
*中国在非洲 重官轻人权*
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非洲项目主任珍尼佛·库克说,美国的确认为中国是其在非洲的合法经济竞争者,但是美国担心的是,中国仅仅同非洲国家的政治精英打交道,而不关心这些国家的发展,人权和治理的后果。
她说:“由于中国不跟非洲贸易夥伴国社会的广大群众接触,以及中国的所谓不干涉别国内政等政策,这可能损害美国在弘扬善政廉政等方面的影响力,因此美国才表现得非常关注”。
*美国希望中国在非洲做成事,做善事*
克林顿国务卿说,美国并不希望外国政府和投资者在非洲失败,但是他们还应该回馈当地社区。她说,“我们希望他们做成事,同时也希望他们做善事”。
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非洲项目主任库克以美国公司的教训举例说,除非企业接触当地社区,公民社会等组织,否则最终会因此付出代价。她说,尼日尔河三角洲地区的美国石油公司就因为当地人享受不到石油开发给他们带来的好处,成了抱怨外国公司非洲人的攻击对象。此外,她指出,中国在赞比亚的采矿因缺乏有效安全规定,受到赞比亚工人的抗议。她说,环境保护标准,就业措施等等,这些都对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取得长期的经济成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新殖民主义论”受质疑*
库克表示,“新殖民主义”并不能恰当表达中国同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她说,殖民夥伴关系具有武力胁迫性,被殖民的国家不是主权国家,但是今天的非洲国家,都是主权国家,尽管他们的领导人在同中国或其它国家打交道时可能没有做出正确的决策。
梅尔文·阿约古是华盛顿著名智库“布鲁金斯学会”非洲增长项目研究员,他认为中国同非洲国家的合作,使非洲突然找到了销售其主要商品的更广阔市场,改善了非洲作为供应商的市场力,非洲的选择更多了。
他说,非洲必须要从有利于其战略优势上善加管控,非洲不需要任何国家对非洲面临的良好机会进行说教,不管这些机会来自中国、印度或西方国家。阿约古还指出,目前没有科学研究证明,在能源开发方面,中国同非洲国家合作的方式,不如西方国家同非洲国家合作的方式。
*学者:给中国非洲合作模式一个机会*
他说:“我们或许应该给中国模式一个机会。中国或许应该跟其它西方国家一样从公开市场购买资源,但他们有时用不同的模式同非洲国家直接接触,在比照各自的结果之前,不能说一个模式比另外一个好”。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从不把自己的意识强加给非洲国家,对非援助不附加政治条件。中国希望有关方面能客观、公正看待中非合作。
“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阿约古说,中国在同非洲国家合作上虽然奉行“不干涉别国内政”的政策,但是即使中国不试图说服非洲国家领导人改善同他们本国公民的关系,兑现廉政善政的承诺,中国仍然能通过调整同非洲国家接触的政策,使非洲人民能获得大部分的经济发展利益。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