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5:16 2024年12月31日 星期二

世界媒体看中国:软硬兼施内蒙古


互联网等高技术信息传播手段的兴起,使一些人欢呼古人所梦想的“不出户、知天下”、信息畅通无阻的憧憬终于实现,也使一些人担忧人们将因高技术信息传播手段的兴起而更加与世隔绝。当今中国的现状显示,后一种人的担忧似乎并非杞人忧天。

*“今天天气,哈哈哈”*

在世界各国媒体关注中国内蒙的紧张局势之际,中国时间5月31日晚上很长一段时间,通过中国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网”搜索有关内蒙古的新闻,人们得出的第一条新闻是:

“一些北方沙源地因为降水缺少,频繁形成沙尘天气,经过大气环流可‘鞭长袭沪’。5月初,上海就曾遭受内蒙古沙尘的长途奔袭,接连几日空气中颗粒物大增,空气质量达中度甚至重度污染。”

新浪网有关内蒙的新闻第二条也是天气新闻,第三条也是天气新闻,第四条也是天气新闻。天气新闻如此频繁,如此占压倒优势,令人不禁想起中国人讽刺言论不自由的时候所说的笑话,这就是,在害怕说话会招引祸患的时候,说“今天天气,哈哈哈”最保险。

有关内蒙古的新闻在中国互联网上受到严密封锁,在日本的互联网上则名列前茅。

*警戒民族意识再起*

日本《产经新闻》网站5月31日发表该报驻北京记者川越一的报导,题目是“内蒙古继续处于严密警戒之下,中国当局警戒民族意识再起。”报导说,“就中国内蒙古自治区牧民被汽车碾死所引发并扩散的抗议示威,中国当局在31日依然保持高度警戒态势,阻止新冲突出现。内蒙自治区有过对蒙古族彻底镇压的历史,因此,当局显然担心蒙古族民族意识重新燃起,跟藏族和维吾尔族(争取自由)的活动汇流。”

日本时事社报导说,“就内蒙古自治区发生蒙古族少数民族居民抗议示威的问题,中国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下属的《环球时报》31日发表社论说,‘事态正在趋向平息,’强调蒙古族与汉族居民没有民族对立。”

“该报没有报导内蒙自治区上个星期以来发生大规模示威,出现混乱。与此同时,公安当局继续保持警戒。”

*当局应对软硬兼施*

日本《每日新闻》31日发表驻北京记者成泽健一的报导,题目是“中国内蒙游行示威 当局应对软硬兼施。”报导说,“中国内蒙古连续出现抗议行动,中国当局在竭力阻止其扩散的同时也作出姿态,表示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力图以软硬兼施的手段平息局面。”

“首府呼和浩特市5月30日互联网联络被切断,大量发表市民帖子的网站停止运作。互联网管制加上部署大量警察,这种封锁手法与要民主的‘中国茉莉花革命’集会的呼吁出现时一模一样。”

“在另外一方面,作为第六代领导人而受瞩目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书记胡春华(48岁)在5月27日走访发生示威的锡林郭勒地区高校。当地报纸报导说,胡春华在强调严惩开车撞人逃跑事件的嫌疑人的同时,也承诺‘在矿产开发中要把维护民众利益作为根本。’”

*对骚动和不稳定高度敏感*

爱尔兰大报《爱尔兰时报》31日发表记者克利福德·库南发自北京的报导说,“内蒙古少数民族的示威是中国最近的民族骚动。在2009年,西部的新疆出现过类似的抗议示威。在2008年西藏也出现过。自阿拉伯世界出现次大规模抗议示威以来,中国对城市地区出现骚动和不稳定高度敏感。”

“有关的纠纷骚动凸显出内蒙古的文化冲突。这是中国最大的产煤区,也是中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卡车司机常常是急匆匆把煤炭赶运到中国的大城市。”

法国《回声报》31日发表驻北京记者加布里尔·格雷斯庸的报导说,“内蒙地方当局显然希望不惜一切代价阻止示威抗议运动蔓延,尤其是考虑到首府呼和浩特相距北京不到400公里。内蒙的首长胡春华在过去的几天里多次发出安抚人心的信息。他承诺要从重惩罚凶犯。内蒙当局也宣布要采取措施,改进采矿做法,保护环境和当地居民。”

“采矿业目前在内蒙古空前兴旺,在过去的几年里,采矿业增长强劲,其中主要是采煤业的增长。中国的电力80%来自煤炭燃料。在2009年,内蒙古超过山西,成为中国最大的产煤区。在2010年,全国24%的煤炭产量来自内蒙古。内蒙古地区也拥有丰富的稀土矿产储藏,储藏量接近全国的总储藏量的90%。稀土元素对全世界高技术产业必不可少。中国稀土元素产量占全世界的95%。”

*外交部网站不提内蒙古*

路透社5月31日从北京发出的报导说,“中国星期二警告一些没有指名的从事阴谋活动的外国人说,他们试图在内蒙古煽起动乱的图谋注定是不会得逞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一些人在海外试图利用‘那一(在内蒙发生的)事件制造麻烦,抱有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她没有说明那些人可能是谁。”

然而,截至北京时间6月1日星期三凌晨12点,中国外交部网站公布的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的谈话中文版没有任何关于内蒙古的内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