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1:53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重大群体事件频繁 构筑茉莉花基石


中东茉莉花落地中国已经两月有余。随着政府的遏制严打,其声势似乎急剧萎缩,不过,茉莉花信息平台仍然不间断地发送出“不消逝的电波”,号召人们5月1日举行第11波集会,继续引发关注。

*茉莉花旗帜誓言不倒*

美国《纽约时报》在28日发表的采访报导中说,居住纽约曼哈顿上城区的27岁中国青年“华哥”就是“电波”发送者之一。

自称“格拉古”(Gaius Gracchus,古罗马改革者)的“华哥”对《纽约时报》表示,“我们的团队还在扩大,茉莉花革命就像一面旗帜,飘扬在外等待需要它的人来摘取。”

中国茉莉花的始发阵地博讯网被攻击之后,“华哥”在谷歌另建茉莉花运动博客,吸引到注册访客60多万,其中多数居住中国大陆;此外,他的茉莉花电邮群名单超过3千。

*茉莉运动点燃希望与恐惧*

《纽约时报》评论说,熟练操作网络通讯的互联网行家“华哥”是高举茉莉花之旗的代表之一,是异议人士的希望,也是中国当政者的担忧;对于双方而言,每年因为环境、征地和腐败等系列问题而分别爆发的抗议事件都有可能发展成为全国性的运动。

中国茉莉花革命近来几近销声,仅有警方肩负任重道远的任务。他们每星期天例行“赴约”,封锁北京、上海和其他城市的重要场所,以阻断串联集会。

*现代革命并非你死我活*

香港《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对美国之音说,“茉莉花革命”的真实意义为呼吁变革,以最平和的途径实现社会的有序改变,而非传统意义上你死我活的血风腥雨。

蔡咏梅说:“中国目前集权主义的政权形式不能再继续下去。这种革命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改革还是社会内部的逐步变化,都不是指狭义的革命,而是一个更加广义的变革。这个问题中国体制内的人士在谈论,温家宝也在谈论。”

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日前在马来西亚会见当地华人华侨和留学生等代表时说,目前正在进行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等多项改革,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改善长期以来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平衡,“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并且“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郭保胜28日在海外中文论坛上发文提出的中国“中东论”指出,对于中国而言“成也中东,败也中东”-- 中东茉莉花的成因在中国有惊人的相似;本.拉登对美国的911袭击一度使得中东取代中国成为美国的头号敌人,“本.拉登搅局,中共脱身”;中东民主化将使得中国当今政府重新成为西方的遏制目标。

*茉莉花致两败俱伤*

也有分析对茉莉花运动提出质疑。他们指出,举行广泛抗议的号召不仅收效甚微,反而激怒了当局,导致活动人士近两月来遭遇大举逮捕,可谓“得不偿失”。

澳大利亚时事评论人士张鹤慈对美国之音表示,社会变革应该根植于国家自身的土壤,茉莉花作为新鲜的“舶来品”起不到符合人们期待的作用。

张鹤慈说:“目前来看,整个茉莉花行动仍然局势不明,包括突尼斯和埃及都有大量民族和宗教问题。在世界比较乱的情况下,不是中国搞运动的时候。而且以外部设计的方式根本不应该,只有国内启动外部配合才是可行的途径。人为设计出来的茉莉花是不可能成功的。”

张鹤慈说,中国版本茉莉花除了让政府因为镇压而在国际社会声名狼籍之外,在保存异见力量上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倡导公民社会的活跃分子纷纷遭遇失踪、关押甚至判刑,民主气氛受到严重挫败。

*重大群体事件每周有*

《开放杂志》的蔡咏梅表示,国际互联网时代已经模糊了国家内外的界限和概念;中国茉莉花运动虽然直接效果甚微,但是中国政府的严阵以待恰恰显示它的脆弱和恐惧。

按照中国官方定义,参与人数在300以上、1000以下的为重大群体事件;人数超过1000的为特别重大群体事件。目前中国一周内至少发生一起重大群体事件,三周内至少发生一起特大群体事件。

郭保胜预测,中东将“成为中共瓦解的开始”。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