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数据显示,香港和中国深圳集装箱吞吐量今年第一季度的增加呈疲软的态势,而大陆其他主要港口的货柜量的增长则非常强劲。有分析认为,中国11年前推出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看来削弱了香港和深圳作为全球制造业和出口基地的地位。不过香港政府和有关专家都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大。
*港深港口吞吐量增幅缓慢,其他港口增长强劲*
根据香港港口发展局公布的最新数字,作为全球第三大集装箱港口的香港,今年第一季度的集装箱吞吐量只增加了2.4%,达到560万个20英尺标准箱。
深圳港口协会公布的数字显示,全球第四大港口深圳第一季度的集装箱吞吐量也只增加了3.6%,达到510万个20英尺标准箱,货物吞吐量则下跌了2.3%,为5千零30万吨。同样位于华南地区的广州的集装箱吞吐量今年头两个月更是下跌了4.6%。
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上海、宁波、青岛等大陆主要港口的货柜量则大幅度增加。根据上海国际港口集团公布的数字,上海这个全球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今年第一季度的集装箱吞吐量大幅增加了12.3%,达到730万个20英尺标准箱,它的货物吞吐量上涨了9.1%,达到1亿1千1百40万吨。
在今年头两个月,宁波的集装箱吞吐量同比增加了18%,青岛集装箱吞吐量的增幅也达到17.5%。大陆10个主要港口城市的集装箱吞吐量在今年头两个月平均增长12.3%。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对香港南华早报表示,由于从事出口加工的工厂从珠江三角州转移到其他地方,在今后几年,香港和广东的港口货柜吞吐量会继续表现疲软。
中国的珠江三角洲一度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近年来,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增加,不少从事出口加工的厂家纷纷撤离这一地区。有的迁往中国内地,包括长三角等沿海地区和西部地区,有的则转移到东南亚和南亚等劳动力成本仍然比较低的国家。
*“西部大开发”影响港深?*
有分析认为,中国10多年前开始实施的西部大开发看来削弱了华南地区和香港作为制造业和出口枢纽的地位。
不过,香港浸会大学研究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专家陈庆年教授则不这样看。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西部大开发对华南、香港港口吞吐量增长缓慢的影响不大,因为西部地区不管开发不开发,那里的出口产品主要是通过陆路输送,而不是通过海运。
他说:“关系不是很大。主要的原因就是,西部大开发,它们那边从陆路出口比较多,不是从港口那边出口。”
陈庆年教授表示,华南地区和香港港口吞吐量增长缓慢是因为珠江三角洲劳动力成本近几年增加得比较快,导致与出口有关的制造业向中国其他沿海地区发展,这些出口产品然后直接从沿海港口出口。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影响不明显*
香港运输及房屋局也不认为出口加工制造业向中国西部地区转移对港深港口吞吐量造成明显的影响。运输及房屋局的助理秘书长郑嘉慧女士对美国之音表示:“制造业在中国内陆和西部设厂的趋势,对华南港口的吞吐量的影响,并非十分明显。特别是广东省的对外贸易总额在第一季仍然录得约31%的强劲升幅。”
郑女士还表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作为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并非此消彼长,两地的发展同时有助于内地整体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各港口的长远发展。
不过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已经不再是制鞋业、制衣业和玩具行业的中心了。他们认为,制造业向中国其他地区转移将使上海和宁波港口从中获益,因为重庆和成都这些中国中部城市会通过上海和宁波这些长江流域的港口来输送产品,而不是通过香港或是深圳。
*专家:香港需要加快转型*
面对这些挑战,香港浸会大学的陈庆年教授表示,香港必须尽快的实现从加工中心到技术经济的转型。
他说:“我认为香港要加速它经济的转型,要提高它的技术(含量),提高加工价值。要不然的话,它无法在珠江三角洲立足。”
香港付货人委员会主席林宣武表示,美国的大买家都敦促香港的制造商把制造业转移到印度。否则的话,他们就会没有生意了。他说,目前在美国销售的廉价服装,40%是由印度生产的,广东只占三分之一。5年前,在美国销售的廉价服装品中,一半以上来自广东,而印度生产的只占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