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泄露出来的放射性物质继续扩散到周边国家和地区,污染区域进一步扩大。研究幅射问题的专家在表示这些微量的放射性物质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的同时,也呼吁政府和民众加强对有关核危险的应急准备。
*放射性物质向亚太地区国家扩散*
根据中国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发布的最新数据,环保部门在中国北至黑龙江、南到广西、西到甘肃和青海的25个省区市的空气中监测到来自日本核事故释放出来的极微量放射性核素碘-131。另外在山东、浙江、安徽和广东省监测到了极微量的放射性核素铯-137和铯-134。
铯-137是核弹与核反应堆内核裂变的副产品之一,会释放出伽玛射线。它的半率期,即放射性强度降至初始时一半的时间,长达30年。这种放射性物质进入人体后会聚集在肌肉组织,会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
与此同时,香港天文台自上星期六首次在香港的空气中检测出放射性碘-131以来,连续第四天在空气中检测到这种放射性物质,而且浓度越来越高。
韩国、菲律宾和越南政府也报告说,来自福岛核电站的幅射尘也飘到他们那里。极微量的放射性物质甚至扩散到美国,导致位于内陆地区的俄亥俄州的雨水受到污染。
不过,这些国家的政府都呼吁民众保持镇静并且表示,放射性物质的含量极其微弱,不会对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
*专家:对人体健康影响小*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研究核幅射的专家胡仲豪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监测到的核放射性物质的含量微乎其微,与我们日常所受到的幅射相比,它造成的影响非常小。
他说:“这个数量很小,很小到微贝克,0点000,很多零,比正常的水平低太多了,可能是一百万,一千万倍。我看到有些报导把它比做是几百年才照一次x光。”
*核安全问题引关注*
不过,长期关注核能安全问题的香港前立法会议员冯智活则对核幅射造成的污染表示担忧。他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尽管放射性物质是很小量的,但是它会持续很长的时间。我认为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
冯智活表示,福岛核电站的核危机已经成为一个国际问题,因此他呼吁成立一个国际核事故应急小组,加强国际社会在应对核事故方面的合作。
目前,这个核危机还远没有过去。香港理工大学的胡仲豪教授表示,核危机能否得到控制,关键的是要看是否能够找到一个比较长远的办法来冷却核燃料。他说:“担心的还是那些废料。这些废料的冷却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它们跟反应堆里的燃料没有太多区别。一旦干水的话,后果可以是非常严重的。”
有关专家表示,通过修复水泵冷却燃料使福岛核电站的6个反应堆得到控制的工作需要数周、甚至数月的时间。在情况稳定下来之后进行的清理工作可能会耗费数年的时间。
日本福岛核电站危机是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这次核危机震惊了全世界,也再次引发了有关核能安全的激烈辩论。
*专家呼吁检讨核事故应急计划*
鉴于国际原子能机构日前在距离福岛核电站40公里的一个村庄的土壤里检测到放射性碘-131以及半率期长达30年的铯-137,胡仲豪教授认为,这表明日本政府将疏散范围定在20公里不足以保障民众的安全,也说明全球拥有核电站的国家有必要重新审视过去制定的核事故应急计划。他说,香港政府尤其应该全面检讨核应变计划,因为中国广东省境内的大亚湾核电站距离香港的东平州不足20公里,距离香港本岛也只有50公里。
胡仲豪教授表示,香港政府除了重新评估疏散规模扩大后所牵涉的资源和人员的配置以外,还需要加强对民众有关核风险方面的知识普及。他说,恐慌往往是因为无知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