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两会”的筹备与召开,呼吁改革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议论再次浮起。一些呼吁者表示,改革首先要从选举开始,以解决人大代表的授权问题,使人大代表名副其实,真正向人民负责。
*民众反映问题找不到代表*
在今年“两会”召开之前和进行期间,不少民众找到参加“两会”报道的媒体记者,恳请他们代为向与会代表反映自己的问题。福建省的谢金寿就是其中之一。
他对美国之音说:“像我今年是43周岁了,我没有行使过一次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认为,我们国家的‘两会’制度是有问题的。我有非常多的话想向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去说,但是我找不到。他们在哪里呢?我找不到他们的电话。甚至他们的人,我都见不到。”
*蔡霞:必须改革人大代表产生机制*
究其原因,分析家认为,主要是权力来源问题。中共中央党校教授蔡霞指出,人大代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可是,目前中国的选举制度不完善,人大代表侯选人基本由执政党的各级组织提名,然后安排形式上的选举。她说,组织提名不考虑选民的意愿,选民不认识代表候选人的现象,到处可见。因此,必须改革人大代表的产生机制。
她认为,首先应该改革候选人提名方式。除了执政党推荐外,选民有权联名推荐候选人,也可自我推荐。其次,所有候选人都要在选民中公平竞争,要建立候选人深入选区了解情况、听取选民意见、使选民熟悉侯选人的公平亮相机制。
*章立凡:要实现《共同纲领》的普选承诺*
北京历史学者章立凡说,1949年政协通过的建国《共同纲领》,就承诺以普选方式产生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可是,这一条至今没有实现。
他说:“现在60多年过去了,无论从经济,还是从文化,中国都号称是一个大国了,但是这一条到现在,还没有实现。我觉得是很奇怪的一件事。全世界好像180几个国家,都已经实现了人民可以直接选举国家元首或者选举议会。”
*王占阳:政改难启在于担心失去党的领导*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教授王占阳说,共产党国家之所以无法落实普选制,是因为历史上,普选制一直跟多党制捆绑在一起,搞普选制就意味着搞多党制。他认为,只要措施得当,即便在宪法规定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的基础之上,也是可以落实普选制的。
王占阳在接受美国之音记者采访时说,他已经提出,可把70%的人大议席划为政党席,也就是,属于中共和民主党派;另外30%可以叫社会席或公民席,由其他人去选。
他说:“如果要是这个可以的话,我们就可以推进普选制,不必担心普选制使共产党的领导不存在了。我们都知道,这种担心,事实上,是当前政治体制改革难以启动的最深层次的原因,所以不解决这个问题,政治体制改革是很难有所推进的。”
*王占阳:70%政党席可给当政者定心丸*
王占阳强调,提出这个设想并不是要一步到位从地方到中央全部实行直选。他说,改革可能需要30、40年时间,但是至少现在可以给当政者吃个定心丸。
他说:“因为党内的腐败问题比较严重,民众的意见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完全放开选举,可能会出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70%的这个法律规定,就能够让党、政府,让政界,吃一个定心丸。”
*学者主张人大代表专职化*
王占阳说,人大代表要通过竞选产生。政党的人大代表首先要在党内竞选,然后再由选民秘密投票。这样产生的人大代表跟上级领导遴选出来的有很大区别,因为权力来源改变了。
他还主张实行人大代表专职化,并强调必须给他们开工资。他说,这也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一项重要主张。王占阳说:“因为这样才能使工薪阶层的人士成为议员,或者叫人大代表。不然,工薪阶层离开了原有的工作,来做人大的工作,他又没有收入,他就没有办法把这工作做下去。”
他说,现在的人大代表基本上都是业余的,对他们有太高的要求不切实际。凭什么人家干着一份业余工作,却非要他达到专业水平。像一些明星,让他很懂政治,就勉为其难了。
不过,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认为,关键还是选举,否则3000全国人大代表,加上各省、县、乡的代表,都专职化,由纳税人供养,但又都不是人民真正选出来的,不对当地人民负责,专职了不做事,要这样的“专职代表”做什么?
*邓聿文:中共对政治改革应有紧迫感*
30年来,中国政府也进行了一些经济体制以外的改革,但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些改革基本属于行政体制的修修补补。去年以来,中国总理温家宝多次呼吁推进政治改革。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副编审邓聿文认为,中共对政治体制改革应该有一种紧迫感。
他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文指出,困难是具体路径的选择。他说,从几个方面入手,可能代价最小成效最大。他提出的路径之一就是“改革人大制度,强化人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