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1:10 2024年9月20日 星期五

苏丹迷失男孩的归乡路


苏丹的迷失男孩
苏丹的迷失男孩

位居于非洲东北部的苏丹共和国是非洲面积最大的国家。自从1956年从英国统治下独立后便内战不断。1983年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在接下来长达21年的内战中,有大约2百万平民丧生,另外4百万民众背井离乡,其中包括了27,000名努尔族和丁卡族的年轻男孩。这些年轻的小难民在国际上被称为“苏丹的迷失男孩”。在2001年,美国收容了3,800名迷失男孩,让他们到美国重新生活。10年过去了,这些住在美国的迷失男孩今天也都成家立业。

*第一次看到雪*

2米多高的约翰虽然有着职业运动员的骨架,但是他却十分怕冷。屋子外寒风刺骨,他更情愿待在温暖的家里和他的三个孩子们玩耍。

几个英哩外,盖布瑞尔对冬天也没什么好感。但是他还是冒着寒风出门,把车库前的雪铲去以免结冰。

阿忍希望之家发起人盖布瑞尔.宝儿.登说:“我一辈子没看过雪,第一次看到雪以为是铺在地上的白糖。”

1987年的春天,盖布瑞尔是生活在非洲苏丹南部阿忍区一个10岁的小男孩。和往日一样,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牧牛。

他说:“我在放牛的时候听到枪声响起。作为一个十岁小男孩我当时大吃一惊。从远方我看到村里冒出的浓烟和大火,我感到非常的绝望。我跑了大约二十分钟后,两个从村里逃出来的村民把我拦下来,他们企图说服我不要往回走,但是我还是回到村子里去。一进村里看不到任何人,房子都被火烧的开始倒塌。路上都是尸体,我闻到人肉被烧焦的味道。在那时我失去所有找到家人的希望,所以我就开始逃。”

*动乱的非洲*

同年的夏天,在距离阿忍490公里外的度帕尤发生了同样的事情。约翰当时12岁。约翰.道尔基金会董事约翰.道尔说:“

“我的村子是在深夜时被袭击的。我和我弟弟都在房子里睡觉。只听到子弹撕裂空气的声音和炮弹落地的爆炸声,我们立刻被惊醒了。”

1956年从英国统治独立出的苏丹共和国,从宗教、种族、文化上来看都可以分成南、北两部。长年来,南部占少数的黑人部落认为受到北部占多数的阿拉伯人欺压。1983年,阿拉伯人主导的苏丹政府在全国实施伊斯兰教法,引起南部大多数非穆斯林民众的强烈反弹,导致第二次苏丹内战爆发。

*迷失男孩*

平民是这场内战中最大的受害者。根据美国难民委员会估计,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平民死亡人数为最多的一场战争。大约有200万名南苏丹平民丧生,以及超过400万民众被迫离开家园,其中包括了一群年龄大多在15岁以下的孤儿。他们成群结队穿越沙漠以逃避北方政府军的追杀。这群孩子又被国际救援组织称呼为“苏丹的迷失男孩”。

约翰.道尔基金会董事约翰.道尔说:“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吃的东西,我们只靠吃野果和草,和牛一样的吃草。也没有任何可以喝的,到了最后连一滴水也没有。许多孩子都哭着,有的再也走不下去,有的干脆躺下来等死。许多孩子就这样的死了。最后我们开始喝尿,吃泥巴。我记得我自己的队上每天至少会死两、三个小孩。我们会把他们埋葬好,等第二天再去埋更多死人的时候,发现头一天埋的尸体都被鬣狗和其它野兽给吃光了。”

在步行四个月后,约翰,盖布瑞尔和数以千计的迷失男孩来到了邻国依索比亚的难民营。

盖布瑞尔.宝儿.登说:“靠着运气和努力我抵达依索比亚。我在那时是半死的状态。走也走不动。我的腿在沙漠中被蛇咬伤。我的精神状态失常,身体极度虚弱。”

*逃难生涯*

三年后,依索比亚的一场内战,让这些迷失男孩重新开始他们的逃难生涯。

约翰.道尔说:“我们跳进河里,有些被子弹打中死了,有些被鳄鱼吃掉,有些淹死,有些失踪,还有一些像我活了下来。我们大约失去了三千多个同伴。”

在1991年,27,000名迷失男孩长途跋涉来到联合国在肯尼亚设置的难民营。在这里,他们找到了一个安定的居住环境。

约翰.道尔说:“十七岁那年,我才开始学习A,B,C,D,和1,2,3。之前我从来没有上过学。因为在我苏丹的家乡,阿拉伯人基本上不想让我们上学。”

*认领非洲男孩来美定居*

1999年,在人道组织和宗教团体的协助下,美国难民委员会拟订了一项认领3,800名失落男孩来美定居的计划。约翰和盖布瑞尔都提出了申请。

阿忍希望之家发起人盖布瑞尔.宝儿.登说:“我当时非常的挣扎,我应该去美国吗?去了以后还能够再回到我的家乡找寻我失落的家人吗?我对美国一点也不了解,但是我听说那里机会很多,只要你努力就会出人头地,加上有受教育的机会。”

*冰火两重天*

2001年,在美国难民安置援助计划的安排下,盖布瑞尔、约翰等一共200名迷失男孩从夏天温度高达摄氏43度的非洲大陆来到了以冬天降雪量闻名的雪城。结束他们长达14年的难民旅程。

这里是距离雪城32公里外,以山明水秀闻名的度假圣地小指湖。林赛是镇上基督长老教会的牧师。

林赛说:“在2001年的夏天,我们教会认领了四个来到美国的难民。我们最初的责任就是在三个月里,为他们提供住屋,食物,和其它生活上所需要的一切。”

约翰被林赛的教会认领,盖布瑞尔则被雪城另一所教会给认领。除了生活上的适应,和语言文化上的冲击,两人面临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重新起步出发。

约翰.道尔说:“要是我一直去想,那么我就什么地方也去不了。人生太短暂,我认为一个人必须忘掉过去的事然后往前看,这样才是真正的在帮助自己。”

盖布瑞尔.宝儿.登说:“我一共有两年生活在痛苦中。当时我在想是不是应该拿起枪杆,回去报仇,抵抗那些阿拉伯人。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吗?最后我决定不要让这些过去影响我。之后我就试图忘记并宽恕发生在我身上的一切并开始用正面的态度去想事情。”

*从文盲到大学生*

约翰.道尔说:“我非常高兴我来到这里有机会可以工作。我开始在麦当劳打工,洗碗盘和煎汉堡。我也在保安公司里上班,在医院和其它设施当保安员。我同时打两份甚至三份工还得同时上学。”

来美后,两人努力学习,最终都从一个不识字的文盲变成大学毕业生。正当他们的美国梦即将开始时,在2005年,历史上最漫长的苏丹内战终于结束。

盖布瑞尔.宝儿.登说:“我问我自己一个问题,我该怎么作?我应该接受一个全职工作,只管我自己的生活,过我的美国梦,买台好车然后就这样,忘掉村子里所有面对的问题吗?”

约翰.道尔说:“我抚心自问,现在我有机会可以工作,我可以养活自己,也可以支持我在非洲的家人,我还可以上学念书。但接下来我该作什么呢?”

盖布瑞尔.宝儿.登说:“利用我的学位,加上我的美国朋友和支持我的人,我能做些什么去帮助村里的居民重建家园?”

87岁的杰克.霍华德是个二战退伍军官。他曾义务充当一些失落男孩的监护人,其中包括了约翰。约翰称他为祖父。杰克.霍华德说:“我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我带着他们开他们有生以来的第一部车,我也教他们如何上超级市场买菜。”

*为家乡盖诊所*

2005年,约翰去找他“祖父”商量一件事。约翰.道尔希望他的祖父能够帮助他为他的村庄盖一间诊所。”

杰克.霍华德说:“当他跟我说他想在南苏丹盖间诊所时我心想这真是个疯狂的点子。”

杰克帮助约翰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机构,并动员当地教会和社区的力量去进行募款活动和购买所需物资。教会里另一名成员,工程师唐,则义务当项目总监。

土木工程师唐.克瓦斯说:“工程大小不是问题,后勤工作是个大问题。那里没有水泥,没有钢铁,你需要什么就都得自己带过去。就好像去月球一样。”

汤姆是约翰.道尔基金会的执行总监,过去几年来他一年平均有十个月待在苏丹。汤姆.丹耐说:“五年前的南苏丹有着全世界最高的妇女生产死亡率。大约每五名孕妇里就有一名因为难产死亡。”

2007年,诊所在约翰的家乡正式建立完工。今天这个免费医疗诊所平均一周要看500多个病人,帮助为700多的小孩打疫苗,并帮助600多个妇女接生。有些病人要从走60公里的路前来看病。

杰克.霍华德说:“在我们刚去的时候那里几乎是一片空城,现在因为这个诊所许多人又开始回来居住了。”

*为家乡办学校*

在约翰为他诊所作努力的同时,盖布瑞尔也在筹划为他的家乡作事,他想要为村里盖所学校。他首先去找他的大学教授拜伦博士寻求支援。

莱莫恩学院国际和平研究中心负责人拜伦.波依德说:“我问他想用什么方式来募款盖学校,他跟我说,拜伦博士,我想卖T恤来筹钱。”

透过拜伦博士的协助,盖布瑞尔就读的莱莫恩学院为他成立了一个非营利机构,不仅免费帮他印出200件T恤,更安排他到当地不同的高中,以他的亲身经历为学生作演讲,并贩卖这些募款T恤。在无数场演讲和10,000件T恤出售后,盖布瑞尔终于筹到足够的资金去盖他的学校。

莱莫恩学院国际和平研究中心负责人拜伦.波依德说:“我们常问在国际事务上我们能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来解决国际问题。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那么多来自纽约,雪城,康乃狄克州的年轻人,就这样的拯救了那些远在千里之外,那些他们素昧平生,一辈子也不会见面的人。”

*学校成功的因素:凿井*

但是在学校正式开工前,他们得先作一件事。盖布瑞尔.宝儿.登说:“在盖学校前我们决定退一步思考,考虑还有什么其它能让学校成功的因素。我们后来发现我们必须还得凿些水井。”

由于南苏丹缺乏水源,每天取水是女孩子的责任,她们往往要走上两个小时去打水。在学校里凿6个井,这样不仅村民有干净的水饮用,女孩子们才有时间来上课。学校本身预计在2011年下半年完工,计划将为700名男孩女孩免费提供教育服务。

在苏丹南北双方签署全面和平协定后,南苏丹于2011年1月份举行全民公投,选民以98.83%的选票压倒性地支持南苏丹独立建国。约翰和盖布瑞尔都在苏丹见证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约翰.道尔说:“绝大多数的南苏丹民众愿意去原谅过去发生的事,他们决定要往前看。”

盖布瑞尔.宝儿.登说:“对我来说和平共存,携手一起共享天然资源就是最好的生存之道。”

独立后接下来的大问题就是下一步该怎么走?约翰.道尔基金会执行总监汤姆.丹耐表示:“过去二十五年来所有一切都停顿了,没有任何的开发,一点也没有。道路没有铺,没有公共供水系统,公共设施非常贫乏,政府没有能力去实施任何开发计划。你常会听到从零开始,南苏丹正是从零开始。”

约翰.道尔说:“有时候我觉得我做的不够多。80%的南方民众都是文盲,这算是什么国家?我相信老天给我机会让我活下来,并不是让我去为个人谋利,而是为了造福其他更多人。这是我确信的理念。”

盖布瑞尔也有着同样的感受。在盖完学校后,他的下一步计划就是继续盖间诊所和规划当地的公共供水系统。约翰的下一个计划则是要引入最新的农业技术到他的家乡去。

*牛:希望和未来*

林赛牧师曾两次前往苏丹,第一次是在2005年,第二次是在两年前。

纽约小指湖第一基督长老教会牧师克雷格.林赛说:“牛是他们的未来,一位住在那里的男人过来跟我说,你回到美国后告诉在美国的苏丹人,告诉他们在这里现在有150头牛。这对他们来说象征着希望。到了今天,这个村庄已经从当时的一对夫妻和一百头牛成长到有2,000多人了。”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台湾申请入联屡遭打压,今年有何不同?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5:59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