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名华裔商务部长骆家辉(Gary Locke),接替洪博培(Jon Huntsman)担任驻华大使.由于骆家辉的华裔背景,这一提名,引起了美国和中国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
奥巴马总统星期三正式提名商务部长骆家辉出任驻华大使,接替今年结束任期返回美国的洪博培。这一提名需要参议院确认。分析人士说,估计他会顺利过关。
*美驻华使馆首次由华裔负责*
中国中评社报导说:骆家辉到任后,美国驻华使馆的“一、二把手”将全部由华裔出任,这在美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今年中国春节前夕,祖籍福建永定的王晓岷也刚刚上任美国驻华使馆公使一职。王晓岷本人在菲律宾出生,12岁时随家人移民美国。
*骆家辉籍贯广东生在美国*
骆家辉1951年1月出生在西雅图,今年61岁。他1997年到2005年担任华盛顿州长。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华裔州长,也是第一位祖籍中国大陆的美国州长。骆家辉是民主党人,2009年3月被任命为商务部长。
骆家辉祖父来自广东台山,父亲骆荣硕生在中国,并在13岁时岁父母回到美国,参加过二战,母亲来自香港。他本人生在美国,1972年获得耶鲁大学政治学学士学位,1975年获得波士顿大学法学学位。骆家辉1982年当选华盛顿州众议员,1997年当选为州长,2009年出任联邦政府商务部长。
*中方对“骆大使”提名反应积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0日说,中方欢迎美方提名骆家辉先生担任新任驻华大使。姜瑜在例行记者会上说:“我们欢迎美方提名骆家辉先生担任新任驻华大使。中美关系极为重要,希望美国新任驻华大使为推动中美关系取得更大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其他方面对美国新大使的候选人,给予高度关注,中国媒体对这项提名“普遍反应积极。”人民大学教授时殷弘在新京报上说,骆家辉曾多次访问中国,对中国了如指掌。
中国前驻美大使周文重说,他对提名骆家辉表示欢迎。他认为骆家辉了解中国,并对中国友好。人民日报记者说,骆家辉理解中国传统以及中国处理问题的方式。然而,学者袁鹏在环球时报上说,骆家辉可能试图利用他的血统和华人面孔来欺骗中国人民。
*好友之好评*
美国报纸也有好多家报导了这一消息。法新社一篇特稿(3/9)援引骆家辉耶鲁大学同学和好友Don Nakanish的话说,骆家辉非常聪明,而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愿意同各行各业各种背景的人打交道。
Nakanish是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的教授、曾担任亚裔美国人研究中心主任,他说,奥巴马总统挑选骆家辉出使中国,充分说明了奥巴马的想法和理由,也展示了美国和亚洲关系的发展方向。
*骆宾王后代?*
这篇报导说,骆家辉的姓‘骆’,按照他们家的说法,就是来自中国唐朝名诗人骆宾王的骆氏家族。
报导说,作为商务部长,骆家辉扮演了一个积极的中介和桥梁角色,所以,奥巴马经常派他出面同来访的中国高级官员会谈解决问题。骆家辉虽然经常使用外交手段,但也能坚持原则。比如,他经常就一些美国关切的经济问题向中国方面施加压力:比如,中国严重的侵犯版权问题;人民币币值问题。美国议员认为,中国严重压低了人民币币值,以在贸易中占上风。
*探亲寻根 出资修路*
1997年,当时任华盛顿州长的骆家辉回台山老家水步镇长塘吉龙村探亲寻根,受到了成千上万的台山乡亲的夹道欢迎。骆家辉按照传统习俗,磕头上香,献上烧猪,祭奠祖先。他当时对记者说,他注意到了村子里没有自来水,也没有上下水和抽水马桶。
今日美国报(9日)发表了记者从中国发回的报导说,台山人民以骆家辉为荣。报导援引水步镇中心小学李照明(音译)老师的话说:“我们台山乡亲以他为荣,他的确非常热爱家乡”。2006年,骆家辉出资为吉龙村修建了一条公路。1997年骆家辉回吉龙村探亲寻根时,李明照就在夹道欢迎的人群当中。
*将面临复杂美中关系*
今日美国报说,如果参议院确认骆家辉的任命,骆家辉就将走马上任,面对全世界最重要但也是最复杂的一种关系----美中关系。作为商务部长,骆家辉向中国方面提出了很多美国商人的抱怨,他们抱怨中国的贸易政策让美国商人利益受到损害。
今日美国报援引北京街头报摊卖报人李严(音译)的话说:“骆家辉要当了大使,会比别的美国官员对中国要好一些。”但是,清华大学中美研究中心主任孙哲说,这种想法有点一厢情愿了。孙哲说,中国领导人非常清楚,骆家辉是美国部长,必须执行美国政策,保护美国利益。
*帮助安排胡锦涛访西雅图日程*
洛杉矶时报连续两天(9日10日)发表了有关骆家辉获得提名的报导。报导说,骆家辉积极促进两国的关系。2006年,胡锦涛访问美国,曾在西雅图停留。中国方面提出了请求,在骆家辉的安排下,胡锦涛参观了波音公司,并在微软公司老板盖茨的家中共进晚餐。
*能否在参议院轻骑过关?*
洛杉矶时报说,骆家辉是个律师,如今要去接任美国最关键的外交使节位置。许多人说,骆家辉在处理复杂棘手的美中关系中,资历和经验都不足。比如,在有关朝鲜问题的谈判问题上;在伊朗问题上,如今在利比亚问题上,在石油依赖进口问题上,在控制温室效应问题上,在人权问题上,在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如何说服态度日益强硬、自信满满的中国?
洛杉矶时报说,尽管多数分析人士说,参议院可能会顺利通过对骆家辉的任命,但是,共和党议员建议,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批评一下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批评人士说,民主共和两党都抱怨说,行政当局在处理中国人民币人为压低币值的问题上,手段太软,许多美国人都认为,美中贸易赤字如此之大,人民币是罪魁祸首。
华盛顿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David Bachman说:”我们有充分理由可以预见,骆家辉当大使,其任命批准过程,要远远不如他当商务部长的任命过程那么顺利成功。”
*中国人正面反应*
洛杉矶时报另外一篇发自北京的报导(3月10日),重点谈了中国人对骆家辉获得提名的反应。报导援引环球时报的话说,这一提名在中国反响很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正面和积极的。
一位分析人士说,骆家辉理解中国人的处世为人之道,知道有些东西,只能意会不能言传。
*网民负面评价:假洋鬼子*
洛杉矶时报的这篇报导援引了一些网民对骆家辉提名的评论。有网友说,骆家辉是不会说中文的假洋鬼子,还有的人说他是叛徒,数典忘祖。一名大连网友说:“我不喜欢忘记祖先的这个人。”一位四川网友则说:“他(骆家辉)想当中国人,就不会住在美国。”
还有一位环球时报论坛网友说:“我只是想对陈德铭(商务)部长说,谈判的时候别对那ABC(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客气。”
*美籍华人在华处境*
洛杉矶时报的这篇报导还说,在中国生活工作的华裔美国人对骆家辉受到的敌意并不奇怪。他们要不就是当作失散已久的亲人受到欢迎,要不就是被认为抛去了祖国而受到鄙视。人们通常并不认为他们是外国人,他们往往打不进那些“真正”外国人扎堆居住的“外交公寓”。
在中国的美籍华人当中开始流传一个笑话:骆家辉要来中国,最好带上他的美国护照。一位叫Lillian Chou的女士是在纽约出生的,她现在北京当主厨,经常写点美食评论的文章。她说:“人们常常问我:‘你哪儿的?怎么和我们长得一样啊?为啥你的中文讲得不能好点?
*骆家辉当大使的利弊*
尽管骆家辉是华裔,但他不会说中文普通话,而仍在北京当大使的洪博培会讲普通话。洪博培是在台湾当摩门教传道人时学会普通话的,而骆家辉只会讲一些广东台山话。
华尔街日报中文电子版9日发表文章:骆家辉的华裔背景:优势抑或劣势?文章说,奥巴马任命骆家辉接替洪博培,“把一个曾任州长、会讲普通话的白人,换为一个同样当过州长、但不会讲普通话的华裔美国人。”
文章说:“一方面讲,骆家辉的华人背景或许是使他比以前几个驻华大使多一个优势。中国人大多对待外籍华人比对其他外国人更友好,也更信任。让一个华裔来担任驻华大使,可以让美国在一个对外族入侵记忆犹新的国度里,将自己的种族多元化转化为一个小小的外交优势。”
不过,文章也说,许多在中国生活的美籍华人可以证明,这种同种同族的想法也可以称为一把双刃剑。有中国渊源的外籍人士如果被视为有过于强烈的反华主张,那么,他们可能很快就被贴上民族叛徒的标签,大受歧视,而不是一般针对其他外国人的那种警惕。另外,骆家辉的普通话不流利,虽然不至于因此坏事,但有时候可能引发一些关于尊重不尊重的问题。
*华裔大使赴华 反而不利于华?*
奥巴马提名骆家辉出任美国驻华大使之后,编辑部已从纽约搬到北京的新闻网站多维发表文章说,骆家辉当美驻华大使或不利于北京。
文章说,骆家辉在当商务部长访华后对记者说:“我以我的中国血统为自豪,我以我的祖先自豪,以华裔为美国的贡献而自豪。但我是百分之百的美国人。”他在9日获得奥巴马提名任驻华大使之后说,我要回到我爷爷,我父亲,我母亲的出生地。美国是我长大的地方,我要以忠诚和满腔热情维护美国的利益。”
文章说,骆家辉担任商务部长期间,“中美关系的贸易摩擦不但没有减少,次数及强度反而有所增加”。文章还说,因此,北京可能对与这位有着黄皮肤黄眼睛的美国人坐在谈判桌上,心里却始终代表着美国利益感到不舒服。
文章援引北京观察人士的话说:“北京和华盛顿需要在对台军售、人民币、贸易不平衡等中美长期结构问题上进行角力,骆家辉未来的日子不会舒坦。
这篇文章说:“作为一个华裔美国驻华大使,他要在重大双边问题上对华让步的空间可能比非华裔大使更小,有些问题上立场也不得不更强硬。因为他要极力避免被指“亲华”,所以更要凸显自己对“美国利益”的职务忠诚。
*派阁员出使 总统有厚望*
多维的这篇文章说,克林顿总统时代的白宫事务专家李侃如(Ken Lieberthal)说骆家辉是绝佳人选,挑选现任阁员的重量级人物出使北京,反映奥巴马极为看中对中国的贸易关系。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的包道格(Douglas Paal)说,处理美中两国之间的摩擦将会是经贸谈判高手骆家辉的拿手本领。
有关骆家辉得到参议院确认后,到北京接替的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有消息说,他可能利用在北京的最后一段工作时间,为回到美国后要进行的政治活动进行一些准备和铺垫。
*华夏文摘:洪博培关注民主自由人权*
留美学人创办的电子刊物华夏文摘,三月上旬曾刊登一篇英顺的文章说,洪博培2009年担任驻华大使之后,对中国民主人权运动的关注,可能更超过李洁明(James Lilley)。
英顺写道:“洪博培在今年2月20日 下午中国十三个大城市茉莉花革命的时刻,穿着印有美国国徽的制服,象征性地出现在提议中的北京集会地点-----王府井大街麦当劳附近街头,被人认出后引起了轩然大波。”“看起来,洪博培注定要超过其前任李杰明,称为中共最为厌恶的美国驻华大使了。”
这篇文章说,洪博培2009年底会见了江天勇等五位人权律师,讨论了世界人权,宗教自由,中国镇压家庭教会等问题:在2010年初曾紧急约见了北京基督教维权律师张凯,对其最近遭受的一系列迫害表示同情,并打算提供必要的帮助;在2011年初曾登门看望了被断电54天的北京维权律师倪玉兰。
美国之音曾报导说,2010年3月中国全国30多所法学院校的学生到北京参加大学生关于人权和法治问题的辩论会,洪博培出席了辩论会并发表了演讲。2010年10月,洪博培在北京三味书屋发表演讲。
英顺的这篇文章说,对于洪博培的行动,有人解读是为明年的总统大选积累政治资本,提高曝光度凝聚人气,酝蓄政治能量,也有人认为洪博培作为大使,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竭尽全力推动中国朝着有利于美国的方向发展,以便减少美国未来的竞争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