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型企业的主管们说,目前是中国公司走出去开拓海外业务和投资的最好时期,而资金不是大问题。不过,人才短缺、文化差异甚至政治理念的不同仍然是妨碍中国公司走出去的重大障碍。
来自中国几家大公司的董事长或主管最近在香港出席亚洲金融论坛的时候都表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许多企业势力雄厚,现在应该努力走出去,到海外去并购、去投资设厂。
*王建宙:现在是中国企业进军海外的最佳时期*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建宙称现在是中国公司走出去的最好时期。
王建宙说:“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中国企业的规模很大。象中国移动,我们是世界最大的电信营运商,如果按照用户数量来计算,或者按照市场价值来计算。这当中有很多协同的效应,比方说,规模大了,就可以把采购成本降低。另外,中国企业也有充分的资金,资金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条件。除此之外,中国企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了。所以我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期。”
*宋林:中国企业必然会走出*
设在香港的中国中央企业华润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宋林说,中国企业走出去是必然的趋势。
宋林说:“中国未来一定会从一个FDI(外国直接投资)大国变成ODI(对外直接投资)大国,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必然选择。外部世界也将越来越真切感受到中国作为一个投资大国的兴起。企业和投资者必须做好准备迎接这个趋势。”
*德勤:中国公司境外并购活动增多*
全球性企业咨询服务公司德勤公司去年十月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公司的境外并购活动近来有大幅度增加的趋势。报告说,去年上半年,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每季度达三十六宗,比2003年到2009年同期每季度并购交易数量多出一倍,而成交金额也逐步上扬。
德勤中国和亚太地区主管并购业务的合伙人谢其龙对美国之音说,中国公司要做大做强,成为全球大公司,就必须向海外扩张。
谢其龙说:“你不能成为大公司,全球性公司,除非你的资产和公司运作的很大一部分来自海外。”
在本届亚洲金融论坛上,几位中国大企业的主管都表示,中国公司向海外扩张时,资金往往不是最大问题,人才的缺乏、文化的差距,甚至政治理念的不同才是更大的障碍。
*柳传志:大多数中国公司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
中国最大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说,他从联想2005年并购美国IBM个人电脑公司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这些问题和障碍。
柳传志说:“困难在哪儿呢?我觉得主要有两点,通过我们走出去的过程来看。第一是对海外环境缺乏了解。第二,更重要的是,管理层中外人员之间的文化磨合问题,这当然是最最重要的。 ”
从人才缺乏的角度来看,联想公司董事长柳传志说,很多中国公司现在仍不具备走出去的条件,哪怕他们可以花钱请外国咨询公司当顾问。
柳传志说:“我们在聘请麦肯锡跟高盛做顾问的时候,你总要有人能懂得他们说的话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他们帮你做并购总是要赚钱的吗,你总得有懂他们的人。另外,你的员工要派出去的话,你最起码要有很好的英语能力,你对国外的法律情况要有基本的了解。可是据我的了解,很多的中国企业不具备这个条件。”
*谢其龙:中国公司并购活动受阻*
德勤中国的谢其龙说,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和并购行动大都受到当地外国政府和企业的欢迎,但也常常发生并购交易被当地监管部门以国家安全为理由而否决的情况,或者当地公司因为担心敏感技术被转移到中国而拒绝被收购。
谢其龙说:“如果你看看过去十二个月里美国否决的并购交易的数据,你会看到这些都是技术方面的交易,而且有很多宗这样的交易。你从报纸上看不到有关的报道,因为它们不是大宗交易。但许多大宗小宗交易都被否决了。”
*香港英国商会:中国企业要有耐心*
针对中国公司向海外扩张时遇到的各种挑战,香港英国商会主席方保罗(Paul Thornhill)认为,西方国家欢迎中西双向投资和并购活动,而希望向海外扩张的中国企业要有耐心。
方保罗说:“要有耐心,要能看得远。我觉得中国人这方面做得很好。如果你有长远的计划,也有耐心,这种国际融合将会发生。当然,现在是全球化经济,所有公司都在走向国际化。”
全球企业管理咨询机构德勤公司去年底发表的中国海外并购报告说,中国海外投资者青睐的行业主要是能源、矿业、公用事业、化工和电信行业。报告还说,许多国企按照中国政府的指示去并购海外的矿业、石油和天然气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