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07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中国国有银行大举注资海外 战略考量?


一项调查表明,中国两家国有银行过去两年大举向发展中国家贷款,它们的放贷数额超过了世界银行同期向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额。分析认为,中国国有银行此举是出于减轻对西方市场依赖,降低原材料成本等战略考虑。

*英金融时报:过去两年贷款额超世行*

英国广播公司说,英国金融时报的一项调查表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2009年和2010年向发展中国家的贷款至少是1100亿美元,而世界银行从2008年中期到2010年中期两年中向发展中国家的贷款额只有1000亿美元。

*大举注资 推进中国企业商业利益*

英国金融时报说,过去两年恰好是世界各国经历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时期,这使得中国政府得以通过向能源生产国提供贷款,来推进中国能源企业的商业利益。

金融时报认为,中国两家国有银行的海外贷款规模体现出中国政府希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大量注资来扭转对西方出口市场的依赖。

*易宪容:纯属商业运作*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长易宪容认为,中国的银行向发展中国家贷款跟世行的贷款性质不同,两者没有可比性。他说:“世界银行主要是提供一些援助性贷款,而这两家国有银行进入这些地区或者国家主要做的是商业性贷款。完全是不同概念。”

有分析人士认为,从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美元处于下行趋势,而中国超过2万亿美元的巨额外汇储备中美元占非常大的比重。中国大举向发展中国家注资是为了运用美元储备,以抵销美元贬值给中国外汇储备带来的减值。

易宪容研究员指出,美元贬值是短期行为,从长期看美元还是处于上行的趋势。他指出,中国国有银行实际上还是侧重商业运作,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把资金投向获利高的地方。

*夏业良:政治意图更加突出*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夏业良认为,过去几年中国政府对非洲的援助有非常明显的战略目的:表面上是为了发展中非之间的关系,帮助发展中国家改善落后的面貌,而事实上,政治上的意图更加突出。夏业良说:“我觉得政治上的意图要比经济上的意图更加突出。”

夏业良教授认为,中国现在对发展中国家的所谓援助跟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国政府的做法同出一辄。也就是通过向发展中国家或者所谓的穷国提供经济援助推行中国的理念,同时获得更多中小国家的支持。

金融时报说,中国政府试图通过国有银行向发展中国家放贷,来保证中国的能源安全,推进中国能源企业的商业利益。金融时报说,中国的举措包括跟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巴西达成的跟石油交易相关的贷款合约;跟印度一家公司签订的贷款协议,以帮助印度企业购买中国的电力设备。

夏业良教授认为并不排除这种能源安全和企业利益上的考量。但是他同时指出,跟一些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贸易关系,经济上收益并不大。特别是有些非洲国家的信誉风险大,履约率低。因此,单从经济利益考虑,中国的银行没有理由如此关注非洲国家。

中国丰裕的外汇储备在境外寻求“用武之地”的同时,中国境内过剩的流动性被认为推动了高房价的形成。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在中国政府实施了一连串货币紧缩政策之后,中国去年12月的楼市价格继续走高,同比上扬6.4%,只是升幅放慢。跟去年4月份楼市价格同比上扬12.8%的峰值相比,12月份房地产价格同比升幅减缓了近一半。

出于对房地产泡沫和通货膨胀的担忧,中国人民银行上星期五夜间再次提高存款类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两个月来中国央行第四次上调银行准备金率。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