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财政部长蒂姆西∙盖特纳(Timothy F. Geithner)于1月12日在约翰斯霍布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Johns Hopkins School of Advanced International Studies,缩写SAIS)就美中经济关系发表题为“美中经济关系的前进道路”(The Path Ahead for the U.S.-China Economic Relationship)的演讲。以下是事先准备的演讲稿全文,由美国国务部国际信息局(IIP)翻译。
(全文开始)
非常高兴来到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
贵院在公共政策和教育战线中最具重要挑战性的领域之一——帮助美国人民了解世界和我们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堪称是佼佼者。它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如果我们不了解其他国家的目标、意图和能力,我们就不能有效地寻求我们的国家利益。
下个星期,奥巴马总统将在白宫接待胡锦涛主席。
此次国事访问正值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和美国经济处于重要过渡时期。
全球经济正在摆脱金融危机,但此次危机留下的创痕需要多年时间才会平复。危机也使大型发达经济体和迅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轨迹产生日益扩大的差距。
当很多主要经济体依然面临危机后的重建挑战时,很多新兴经济体已经进入应会是长期快速经济增长的初期阶段,随之而来的是日益增长的收入带来对资源和投资资本的更大需求。
美国的增长处于这两种不同道路之间。我们的增长速度很可能是主要新兴经济体的一半,但大约为欧洲和日本的一倍。
这一动态将从根本上改变世界经济的平衡,使贸易和金融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
在这一新的全球背景下,中国面临的主要经济挑战是如何处理好转型的下一阶段,即从依靠外来需求和技术的国家控制的发展中经济转向靠内需和创新带动增长、更加由市场导向的经济。
今天,我想谈一谈这些变化对美中经济关系及对美国的经济政策的含义。
中国为美国和世界提供了巨大的经济机遇,但其规模、崛起速度和政策越来越引起美国和很多其他国家的担忧。
为给这些担忧提供一个背景,我想首先阐明一下有关两国经济关系的几个基本论点。
首先,美中经济关系为两国都带来了巨大的利益。虽然两国在很多领域存在竞争,但两国的经济优势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互补性。
第二,中国在向更开放、更为市场导向的经济转型时,面临一系列相当复杂的挑战。中国成功应对这些挑战非常符合我们的意愿。
第三,我们在两国经济关系中的重点关注领域——从汇率到对知识产权的处理——反映着中国需要作出的符合其根本利益的改变。为了促进其本身的长期繁荣,中国最终需要有这些改变。
第四,也就是最后,我想强调,美国的繁荣极大地有赖于我们奉行增强美国竞争力的经济政策。虽然我们鼓励中国实行更进一步的改革,但我们要明白,我们作为一个国家的力量不是取决于中国领导人作出的选择,而是我们自己在国内所作的选择。
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国已成长为一个主要的经济力量。
这种增长的动力是中国的经济改革、劳动力增加和历史上最浩大的从农田到工厂的经济迁徙。
但是,中国之所以能有这样的增长也是由于中国获得了美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的市场、投资和技术。
这种开放与多边的体制,包括贸易和投资体制中规则与责任之间的相互平衡,是中国向世界开放之前几十年在美国的领导下建立起来的。
该体制创造的机遇对中国的经济崛起极其重要,对中国能否继续增长仍然至关重要。
中国需要美国,但美国也从迅速扩大的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获益良多。
这种关系的好处很难用一个统计数字来概括,但请谨记这点:
今年美国可望向中国出口1000多亿美元的服务与商品。我们到中国的出口正以高于向世界其他地方出口一倍的速度增长。
这些出口支持着全国各行业数十万的就业机会——从高科技到大豆、飞机到汽车、从叉车到金融服务。
我们的相互的成功投入甚多。
在我们与中国的经济关系中,我们主要侧重于两个主要目标。
首先是为美国公司出口和销售到中国市场扩大机会。这要求为在中国、美国和世界各地与中国公司竞争的美国公司开辟一个更公平的竞争市场。
我们的第二个目标是促进改革,减少中国对外销型增长的依赖,并鼓励向国内消费和投资转变。作为其中一项内容,中国的汇率需要根据市场因素而加强。
我想简要地回顾一下在这些方面我们的一些担忧和取得进展的幅度。
首先,关于中国的更宽阔的竞争格局和我们在中国竞争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中国经济和金融体系的制高点仍然为政府所控制。
中国企业和工人能够利用一系列优惠和补贴的优势,借助贸易壁垒的屏蔽而经营,这使他们享有相对于美国和其他外国公司和工人的竞争优势。
他们可以低代价得到资金、土地和能源。在得到政府合同上享有优势。
第二,侵犯知识产权在中国的许多行业仍然很普遍。
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在中国创新的新政策,旨在有利于中国技术而不利于外国技术,包括在巨大的中国政府的采购市场中。
在这些做法违反了中国的国际承诺的情况下,我们积极利用美国和国际贸易法律赋予的补救办法来保护我们的利益。
而中国已经在逐步采取行动,解决我们所担心的一些问题。
政府最近推出了新的执法措施,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迫使中国公司支付他们所使用的知识产权。
中国领导层已承诺扩大美国企业进入政府实体采购市场的机会。
政府已承诺不歧视在中国经营的美国公司。
我们欢迎这些承诺。它们不能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但是是我们发展的基础。我们将继续敦促中国把这些承诺转化为更多进展。
这样做符合他们的利益。政府主导束缚了中国经济内部的竞争力,妨碍私营部门对增长充分发挥作用。如果不保护知识产权,就不能推动创新。
除了我上述提到的改革,我们希望鼓励中国绝对脱离过去几十年出口带动增长的模式,转向由国内消费推动的增长模式。
中国领导人认识到,如今中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例如此之大,它不能继续依赖国外需求来实现增长。中国政府已经采用了一个综合改革项目来重新平衡经济,转向以国内需求带动增长。
这要求增加卫生、教育等公共项目的投资,提高并落实最低工资,消除在服务业投资的障碍,扩大个人和企业获得和利用金融产品的渠道,并且取消对促成最初几十年增长的行业的投资补贴。
这种转型需要时间,但它已经对中国经济发展形态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为美国公司企业创造更多的机会。国内需求正在为带动增长发挥更大的作用,其结果是,美国对中国的出口更迅速增长,在中国运作的美国公司看到了更多的机会。
最后一点,也是重要的一点,中国仍然紧紧把握其汇率水平,并且限制资本进出中国的能力。
上述政策造成中国货币价值一直严重过低,从而给中国公司带来竞争优势。
这些政策也大大增加了其他实施更具弹性的汇率的新兴经济体的代价,使它们大大失去了与中国竞争的能力。
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经济而言,这都不是一种站得住脚的政策。
中国如果不允许货币更迅速地增值,将可能出现国内通货膨胀加剧的危险,并且面临资产价格破坏性上涨的更大风险,两者都将威胁未来的经济增长。一直压低币值将损害中国自身转向国内消费和更高附加值产品生产进而重新取得发展平衡的努力。
自2010年6月中国当局宣布将重新朝着更灵活的汇率移动以来,他们只让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幅度达到大约3%。这在表面上相当于大约每年6%的速度,但实际上要快得多,因为中国的通货膨胀远高于美国。
我们认为,允许人民币根据市场因素更快升值符合中国的利益。我们相信中国会这么做,因为否则将会给中国以及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带来过高代价。
以上是我国的主要重点。中国的目标集中在以下方面:
-- 中国希望扩大获得美国高科技产品的渠道。
-- 中国希望更大利用美国的投资机会。
-- 中国希望获得与市场经济体同等的准入条件。
我们愿意在这些方面取得进展,但是我们向前推进的能力自然将取决于我们看到中国有多大进展。
随着中国减少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修改歧视美国公司的政策,取消给予本国公司和本地技术的补贴和优惠,并允许其汇率根据市场浮动,我们将能够就中国的目标取得进展。
我认为,在任何关于中国的讨论中,美国人都必须了解,解决我们所面临的挑战要首先取决于华盛顿,而不是北京。
归根结底,我们能创造多少就业机会及多少财富,将取决于我们在美国所作的选择,而不是他人所作的选择。
我们在努力重建并使美国人重返工作岗位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我们进行对我们未来增长能力至关重要的投资和改革。
在中国、印度、巴西和其他新兴经济体增长扩展之际,我们希望美国经济、美国工人和美国公司能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从那些增长中获得可观的益处。
我们希望,对于美国以外不断增长的需求,有很大一部分将通过美国创造和制造的产品和服务来满足,并由在美国的投资所带动。
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做到这点,我们国家就会更强盛。
但是,要成功迎接那种挑战,我们必须作出多项努力。
我们必须对研究开发给予更多投资。
我们必须对教育改革给予更多投资。
我们必须对公共基础设施给予更多投资。
我们必须创造更大吸引力让美国和外国公司在美国投资。
我们必须更加高效有力地推动美国出口。
我们也必须恢复财政责任。这将要求政府减少开支和增加开支的理性,从而让我们能够进行对未来成长至关重要的投资。长期而言,这需要进行税务改革,建立一种更简明、更公平的体制,鼓励增长和投资,并且有助于恢复财政的可持续性。
这些都是我们的挑战。它们不只是经济要务,也是国家安全的要务。美国的实力有赖于我们的政治体制能够迅速确定解决我们长期问题的方案。
我国的坚强实力一向在于对思想和人才开放,能够创新,拥有优质的高等教育,愿意将公共资源战略性地投入科学研究与发现,并且具有靠智慧和力量战胜挑战的政治意愿。
如果我们保持并进一步发展这些实力,并且中国若能继续成功迈向一个更开放的市场经济,那么,我们两国以及世界经济都将更趋兴盛。
总统最近曾说:“我们对于自己的竞争能力应有自信,但是我们必须更加努力。”
中国的崛起给我们带来一个对美国创造和制作的产品的需求大幅度增长的机会。但是它也要求我们更加一把劲。
我们对于这个契机和挑战应该同表欢迎。
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