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0:04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胡锦涛访美系列:专家谈中国负责任角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下星期将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美、中最高领导人的近距离接触将是否消除两国之间的分歧,以及如何引导两国未来的相关政策走势引发多方关注。

*美中互相需要 一次会晤非灵丹 *

中国官方的新华社引述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会长斯蒂芬·欧伦斯(Stephen A. Orlins)的话说,美中关系在一直保持稳定发展势头的同时,也存在误解;胡锦涛访美将加深两国沟通和理解,促进双方在许多领域加强战略互信,包括经济、环保、气候变化和安全问题等在内;不过,把美中关系的积极发展仅仅寄托于一次会晤是不够的,它有赖两国共同制定能够取得成果的具体政策。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关系研究学院中国研究主任、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前会长大卫.兰普顿(David Lampton)说,“美中两国互相需要。”

白宫助理国家安全顾问罗兹(Ben Rhodes)说:“现在美中关系的广度和深度超越了任何一个单独问题的重要性。”

*高层近距离接触意在象征*

美国国务院前亚太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Randall G. Schriver ) 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作为一个由上而下的国家,最高领导人必须参与双边对话,从这点来看,胡锦涛访美具有正面和积极的作用。 不过,从对话本身的实质意义看,过去的经验显示出不同的效果。尤其对于中国而言,国事访问的象征意义深远。

薛瑞福说:“如果看高层对话的结果,一直都是双向的,比方说奥巴马2009年访问北京就获得很少的实质性成果。所以,仅仅是设想胡锦涛即将进行的对美访问很难预测将会有哪些突破。”

*负责任利益悠关者中国是否达标?*

自从美国前副国务卿佐立克(Robert Zoellick)2005年提出中国成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概念之后,分析人士一直在试图界定其定义,并且讨论中国是否“达标”。

“美国企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中国问题专家卜大年(Dan Blumenthal)称,“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包含对国家利益的更广泛解读,同时维护国际制度的健康;中国迄今的改革致使它接受由美国在二战之后形成的国际制度,中国要长期致力维持这个制度必须在国内进一步实现自由化。

美国前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表示,最近几年来,有关人士一直在讨论中国是否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

薛瑞福说:“中国是否负责任仍然有待下结论。不过,根据过去几年的观察,我们的确产生了疑问。中国在许多地方的做法与我们相冲突,比方说伊朗问题、 与苏丹喀土穆政府的关系,还有北韩也不是一个正面的例子,等等。总之,与负责任的概念还有很大的差距。”

*中国不满美国尺度*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美国研究专家王在邦对美国之音表示,中国是否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不能以美国作为尺度来衡量。

王在邦说:“(中国是否为负责任的利益攸关者)要看用什么标志来衡量。如果说中国没有负责任,言下之意就是中国没有时时次次支持美国。但是以朝鲜半岛为例,它的稳定不仅仅要符合半岛的利益,也要符合中国的利益,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很多学者使用的标准是美国人的看法。”

*美国不打分 就事论事无输赢*

美国智库“尼克松中心”中国项目主任汤普森(Drew Thompson)对美国之音表示,美中关系中各方的表现和得失很难用言语来度量。

汤姆森说: “我们不打分,你极少听到美国官员说‘局势很紧张’,‘问题很严重’这样的陈述。多数情况下,两国关系只看表面状况,然后制定策略来与中国达成广泛的或者具体的协定。所以,一般来说在美中两国关系问题上,人们不会认为谁赢谁输。”

汤普森说,美国的官方政策是“接触中国”,保证中国持续支持已经让全球受惠的既定国际体系;同时塑造中国的选择,让它在继续发展经济和实现军事现代化过程中不至于伤及邻邦。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促出口迎战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此举能否奏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