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今天特别针对中国的航母问题,进行了专题报道,说明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航母将正式下水,早于外界的预估。与此同时,中国本土的航母研制已经发展到什么程度,也是各界所关注的。
路透社驻北京记者星期四就中国航母发展报道说,来自中国军方和政界的消息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前苏联基本制造完毕的航空母舰“瓦良格号”(Varyag)2011年将正式下水,比美国军方分析人士预估的要早一年,凸显了中方在海事领域的发展以及想要在国际上展示能力的意图。路透社说,这一航母的正式下水,主要是用于训练和实验,此举是中方朝着航母战斗群的构建以及运行向前发展的一步。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政治学教授夏明星期四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分析了中国潜艇和航母的发展历程。他说:
“以前,海军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潜艇;到了90年代以后,因为台湾问题,就提出要发展兰色海军;就是说海军不仅是要保卫我们的海岸,而且能够打出去。应该说是从90年代到现在,都提出来兰色海洋的战略。航空母舰在中国争论很大,到底建还是不建。”
路透社驻京记者在12月23日的报道中,回顾了1949年之后中国主要领导人在要不要建航母这个问题上的立场。报道说,毛泽东在1958年召开的一次中央军委会议上提议打造航母,护卫大批商船。但是,由于经费的原因,这一建议没有被纳入实施。毛的继承人华国锋1970年代后期支持进口或者是和外国共同打造一艘一万八千吨的轻型航母,但是因为英国方面供应商要价太高,计划没能落实。到了邓小平执政年代,中共中央的政策是削减国防经费,发展经济。之后,刘华清担任海军司令以及中央军委副主席期间,再度提倡打造航母,但是江泽民不同意,认为这样做会让美国和中国的邻国不安。到了胡锦涛年代,航母研发的倡议被正式采纳。
夏明教授说,90年代中国没有侧重航母的研发,和那时候的经济实力有关;200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军事研究项目经费方面的考虑不再是大问题。
那么,中国本身的航母制造、研发已经到了什么地步呢?很多消息来源都表示,中国在上海某地从事航母制造,已经有一段时日了,中国一些网站此前还公布过据说是负责航母制造的造船工人的照片。中国军方高级将领也曾不经意地、或者是经意地透露过这方面的消息。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夏明教授说:“我记得中国的一个国防部长或是海军司令曾经在香港透露一个消息,他说,我们同时在造四艘航母。”
中国的航母未来将派上什么用途呢?分析人士认为,除了综合国力的展示之外,海事安全等因素或许也在中方考虑的范畴内。
现任美国外交事务理事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研究员的黄严忠博士说,中国的能源进口,越来越依靠国际海上航行通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航母,或许能够有助于中国未来海路商业往来;但是,中国航母在国际海域运行这一概念和实际运作,牵扯到很多复杂的因素。他说:
“航空母舰的发展从来都是需要海外的基地,至少从官方意义上来讲,中国现在还没有任何海外基地,所以有些人认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发展航空母舰的意义不是太大。”
与此同时,国际间评论人士指出,在航母以及其他军事“硬件”的研发和使用方面,外壳的技术研发是一方面,培养一只训练有素的官兵队伍,又是另一方面。
美国海军战事学院的中国海事问题专家安德鲁•艾里克森和盖博•科林斯日前也撰文说,中国目前的船舶制造能力和规模都有显著发展,但是,光有外壳,航母的内部构建、如何将之发展成为具有实际运作能力的海上流动机场,是另外一个问题,恐怕还需要很多年的时间。
美国纽约市立大学的夏明教授说,中国目前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状况,官场腐败,军队也不例外;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势必给部队的训练和作战能力造成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