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价格持续增长,有些地区已经超过了香港,民众积怨甚多。最新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已经降到199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有学生甚至捣毁学校食堂,抗议物价上涨。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12月21日在全国价格认证工作会议上首次透露全年物价涨幅将控制在3.3%。
就在一个月之前,贵州省六盘水市二中的1千多名学生捣毁学校食堂,抗议饭菜价格持续上涨。网络照片显示,学生们砸碎食堂门窗玻璃,掀翻桌椅,一片狼藉。学校团委人员事后对媒体证实,抗议事件确实由饭菜价格上涨引发。
他说:“是前一段时间因为外面物价在涨,然后食堂决定涨价,同学们可能情绪有点问题,去食堂进行抗议,才出了这么一点问题。”
*积怨甚多*
评论认为,这显示中国物价过去6个月来持续上涨,民众积怨甚多。中国央行(人民银行)近日在全国50个城市对2万户城镇储户的问卷调查显示,居民对物价满意度降至13.8%,创1999年第4季度以来的新低。73.9%的居民认为物价“高,难以接受”,比上个季度上升15.6%;认为物价“可以接受”的居民只占24.8%,比上个季度下降14.9%。
官方数据显示,中国消费物价指数11月份同比上升了5.1%,是28个月来的最大升幅,部分地区的物价现已超过了香港。
摩根士丹利前亚太首席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食品价格上涨是通胀压力升高的体现,同整个经济环境有关。
他说:“粮食通胀达到两位数,与劳工和能源价格上涨有关,能源价格还在上涨。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就是通胀威胁为什么如此严峻的原因。”
为了扼制物价上涨,中国国务院近日颁布16项措施,稳定农产品价格。通知特别提出对大中专院校困难家庭学生和学生食堂增加补贴,要求校方保持学生饭菜价格的基本稳定。
政府还采取了金融防范措施。中国央行本月宣布,12月20号起将银行储备金提高50个基准点,并在日前调高了储蓄利率。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Qing Wang)预计,中国近期还将继续紧缩货币政策。
*物价局面复杂*
但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近日对媒体说,本次物价上涨并非通胀,不是需求面造成的,货币政策紧缩无济于事。
他说:“工资成本上升、输入性通货膨胀、局部农产品供应不足问题,都来自供应方,归因于需求方和货币政策的不多。所以,政策就不能单纯地从货币政策、从需求角度入手。就得考虑综合治理,收入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甚至工资政策都需要配合。总之,现在物价问题,我们面临相当复杂的局面。”
*“全球化影响”*
谢国忠认为,即使货币政策调整,储蓄利率也远远赶不上通货膨胀,百姓储蓄缩水,这也是民怨积累的原因之一。
他说:“现在一年定期储蓄利率才2%,而政府说通胀的速度是4.4%,未来还会提高。所以,通胀造成家庭储蓄大幅度缩水。这就是民众恐慌的原因,人们纷纷提款,购买黄金等。中国眼下黄金购买量相当巨大。”
李扬同时强调,农产品物价上扬还受全球化因素的影响。他举例说,中国粮食连续7年丰收,照理不至价格上涨,但调查发现,这同海外粮食欠收等国际市场的变动密切相关。
他说:“农发行全面完不成任务。他已经提高价格了,保护价格已经提高了,但是完不成。调查发现,是大量的外资机构,还有有些国资机构绕过政府收购网,直接到农民那去收购。高价收购,有的产品价格高于收购价的80%。”
李扬说,这是市场化进程的代价之一,如果控制粮食出口,会有贸易保护的嫌疑。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