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44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艾未未批评西方置商业利益于人权之上


中国著名艺术家艾未未批评西方国家对中国人权问题越来越保持缄默的做法。他说,西方领导人以为为了本国经济利益,避而不谈中国人权就能从中获利的想法是一种短见。

就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上周刚刚在法国签署了价值二百亿美元的购买合同之后,英国首相卡梅伦为推动英中两国的贸易与合作,将于11月9日到10日率领一个“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政商代表团访华。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11月7日(星期日)在英国卫报上发表文章,呼吁英国首相卡梅伦在即将展开的访华行程中不能无视中国的人权问题。

他在文章中说,“当卡梅伦抵达这里时,他应当明白,中国是一个有着非常有限的言论自由,非常有限的获取资讯自由的国家,并且公众不能选举自己的领导人,也没有独立的司法制度。”

*“无视中国人权的商贸交易带有罪恶成分”*

艾未未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提醒西方政府在跟中国做生意时,要牢记一点,那就是在过去几十年中,“中国为了发展牺牲了它的资源、环境、教育、社会伦理与大多数人的权益,这是所有的西方领导人都无法回避的事实”。

艾未未说,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与中国进行的商业贸易交易显然侵犯了中国大多数人的权益:“我相信这些政客们,这些做生意的人都不是幼稚的。他们当然希望能够获取更大的利益。但如果这个利益是建立在一个政体对它的国家的人民的最基本权力都不能够支持和满足的话,那么这样的交易本身是具有罪恶的成分的。”

艾未未说,西方领导人谈中国人权问题既不是西方专利,也不是对中国人民的施舍。他说,人权是人类经过漫长的抗争后所获取的珍贵成果,谁也不应该拿这些人类基本价值来换取短暂的利益。他希望西方领导人不要在这个问题表现得机会主义。

*“不谈中国人权是机会主义”*

美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欧美国家带头要求中国政府释放被关押的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刘晓波。

但是艾未未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批评了包括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内的西方国家领导人在访问中国时的表现:“奥巴马可能是中美建交以来历届领导人当中到中国访问时唯一不敢说出人权两个字的人。我们也看到,不论是克林顿夫妇,还是德国领导人与法国领导人,都在这些问题上表现得极为羞涩。这已经成为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

奥巴马总统在一年前访华时谈到他对普世价值的信仰,但人权组织批评他,没有更进一步谈到中国的人权问题。

法国总统萨科齐在今年4月访华时没有公开提到人权问题;在胡锦涛主席上周访问法国期间,萨科齐据报对刘晓波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事也保持沉默。

另外,德国总理默克尔在今年7月访华时与中国签署了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她在行程中公开提到中国的市场开放问题,却没有提到中国的人权问题。

中国艺术家艾未未说,自从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出现一种现象:西方领导人为了本国经济利益,越来越不愿意讨论中国人权问题。

*“无视中国人权是短视行为”*

艾未未批评说,西方领导人以为避而不谈中国人权就能从中获利的想法是一种短见,因为对人权的伤害是对所有人利益的伤害:“世界的文明与富强是全人类共享的,在今天尤其如此。由于只想保护少数人和区域的利益,才造成了目前的经济危机。所以世界应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现在不存在区域性利益,区域性利益一定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他地球的价值和质量。”

艾未未在卫报的文章中说,卡梅伦应该对中国领导人表示:“如果中国不改变其行为方式,文明世界就不能把中国视为一个文明国家。”

*英首相访华时机敏感*

这是英国首相卡梅伦出任首相以来的首次访华之行。据报道,他将谋求加强同中国的贸易关系。卡梅伦访华正值一个非常敏感的外交时期。中国政府为了阻止各国政要参加下个月在奥斯陆举行的向中国异见人士刘晓波颁发和平奖的诺贝尔委员会颁奖仪式,日前警告多个欧洲国家不要前往,否则“就得承担相应的后果”。

英国政府已经表示将派遣驻挪威大使参加颁奖仪式。与此同时,首相卡梅伦将在11月9日会晤中国总理温家宝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英国卫报报道,他们讨论的主要议题预计将集中在两国贸易关系的改善,不过,卡梅伦也会提到人权问题。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