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6:35 2024年11月24日 星期日

十二五规划:从“强国”转向“富民”


胡鞍钢教授
胡鞍钢教授

星期三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第12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有评论认为,建议体现了决策者理念从“强国”到“富民”的转变。

*城乡居民收入要“普遍较快增加”*

中共中央的建议显示,“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已经被确定为今后五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建议说,“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建议还说,未来五年里,中国将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

*新规划凸显“富民”思想*

中国著名国情问题专家、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参与了十二五规划的研究、制定工作。他认为,这标志着,中国领导人治国理念上的转变。

他说:“60年来,中国的发展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就是一直沿着‘强国’这个目标。在1954年,毛泽东就提出来建设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但是到了邓小平时代,他就做了重要的补充,突显了‘富民’目标,就是他所提出的‘小康之家’、‘小康水平’、‘小康社会’。”

胡鞍钢说, 十二五规划更是体现出“只有富民才能强国”的思想。

*“国富民穷”现象日趋突出*

中国西部的贫穷农民
中国西部的贫穷农民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力日益增强,经济增长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但是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纯收入增长却远远落后于人均GDP增长。

新华社说,这直接导致城乡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持续下降,带来中国普通百姓的不公平感,使“国富民穷”、工资“被增长”成为社会舆论讨论的热点。

根据胡鞍钢领导的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的数据,1982年中国居民收入占国民总收入比重为62.8%,2005年下降到45.2%,2007年进一步下降为44.5%。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对媒体说,中国的“国强”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强大的国家财政收入;一个是强大的国企。这说明,财富越来越向政府倾斜,老百姓得到的越来越少。

*经济增长率指标将被淡化*

胡鞍钢教授说,为了富民,十二五规划将淡化各地的经济增长率指标。

他说:“因为我们发现,在很多地区,包括发展最快的内蒙古,它可能是GDP增长率达到16.7%了,但它(的)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达到那么高。因此我们还是希望淡化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率的指标。”

*国家要扮演利益调节者*

分析人士注意到,中共中央在建议中强调的不仅是收入较快增长,而且突出了“普遍”二字,说的是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

胡鞍钢说,十二五规划将充分体现“共同富裕”的观念。首先,要共同发展,创造就业机会;第二,加大政府社会保障及相关的转移支付,如增加农民养老金,争取在十二五期间达到50%的覆盖率,在2020年达到100%;第三, 提高医疗保障覆盖率,到2015年达到完全覆盖,同时不断提高医保水平。

他说:“我觉得最大的底线就是防止贫富两极分化。我们的理念还是比较清楚的,就是国家还是要扮演一个利益调节者,给穷人在冬天雪中送炭,而少给富人锦上添花。”

*民主与法制才能解决民生问题*

胡星斗
胡星斗

中国另外一位著名国情问题专家、北京理工大学教授胡星斗表示,非常赞成政府改善民生、缩小贫富差距。但是他认为,要达到这个目的,应更多地从保障公民权利入手。

他说:“中国目前存在的问题,无论是腐败,还是两极分化,还是官民矛盾,还是人均收入不高,实际上它的症结还是在于我们的特权体制。这种特权体制造就了企业垄断、金融垄断、土地国有垄断,以及由此造成的权力过于集中、对公民权利的损害。普通的工人他缺乏权利,因此在劳资双方的博弈中,很难提高工资。或者说,贫困的根源,其实是权利的贫困。”

胡星斗说,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国太重要了。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就经济谈经济,最终肯定要失败。他说, 关键是,应在民主与法制的轨道上解决民生问题。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国就业供需失衡,毕业生怎么办?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40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