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两国能源专家认为,中国节能低碳产业的发展道路并不平坦,挑战和机遇并存。中国要落实十二五规划中的节能减排目标,两国在科研、技术合作与资金投入方面的合作空间十分广阔。
中国近期对节能产业增加巨额投入,引发国际社会的极大兴趣与关注。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10月26号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说,节能减排是中国十二五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目标,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能耗产业的比重。
姜克隽说,钢铁与水泥等高能耗产品过去五年中产量迅速增加,二氧化碳排放量激增,给完成十一五规划的节能指标造成了很大困难。此外,中国火力发电现在和未来依然是重点能源,需要完善碳捕捉与封存技术CCS系统,需要借鉴美国的先进技术。
他说:“高能耗产品在中国GDP中所占比重不到10%,却耗费了中国一半以上的能源。你可以想象,如果这个产业能发生一些变化,对中国能源的未来发展将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核能合作*
中国核能发展同样离不开美国的技术。美国西屋公司(Westinghouse)负责科研的资深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凯特·杰克逊(Kate Jackson)说,中国现有12座核电站,2座是重水堆,10座是压水堆,其中四座是西屋公司的反应堆,并采用了西屋先进的AP-1000型压水堆技术。
她说:“中方经常派人来美,到我们的制造工厂或供应商的工厂参观,开展合作,我们在中国也有常驻人员和培训人员。中方的目标是,将每座核电站的产能提高到1400到1700兆瓦,其中一些同我们合作。中国未来计划建造200多座核电站,其中很多计划采用西屋AP-1000型或者AP-1400型的反应堆技术。”
*非常规能源*
为了降低能耗,中国希望开发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积极寻求国际合作。夏威夷东西中心(East-West Center)资深研究员吴康(Kang Wu)说,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开发重点是煤层甲烷气CBM和页岩气。开发时间相对较长的煤层甲烷气蕴量惊人,但勘探技术滞后,已探明的矿藏很少,大部分又集中在煤窑矿井中,浪费严重,利用率不到30%。此外,中国天然气定价机构管理僵化,也是煤层甲烷气过去15年来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
他说:“中国天然气定价机构政府严格管理,而且不成体系,从很多方面来说受到严重压制。这个机构尽管面临定价高就不利销售的难题,但总体而言,天然气定价机制政府管理严重,而且受倒压制。这同样防碍了煤层甲烷气过去15年的开发。”
*监测标准*
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姜克隽说,美中两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合作空间广阔。以环境监测为例,中国汽车数量迅速发展,如何控制尾气排放、加强空气污染的监督,中国就需要吸取美国和欧洲国家的先进技术,并采纳更为严格的国际标准。
他说:“尽管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现有很大改善,但存在不同的监测标准。他们不监测PM2.5(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只检验一般的颗粒物PM,空气质量因此符合标准。但如果你检验PM2.5,我必须要说,北京的空气质量依然恶劣。”
姜克隽说,中国节能产业的科研投入只有美国的五分之一,但现在每年增长2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