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和中国官员将于5月13日至14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恢复新一轮美中人权对话。一些中国的异议人士对此表示欢迎。然而,美国一些人权活动人士则对这次人权对话的效果持怀疑态度。
美中双方是在两年之后首次恢复人权对话,上次美中人权对话是在2008年5月进行的。美国国务院主管民主、人权和劳工事务的助理国务卿迈克尔.波斯纳将率领美国代表团参加这次对话。中国外交部国际司司长陈旭将率团出席。
这次美中人权对话原定于今年2月举行,但是由于中国对美国对台军售以及奥巴马总统会见流亡的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感到愤怒而被推迟。因此,这次恢复中美人权对话被视为美中关系趋于稳定的一个迹象。
*人权是美中关系的核心*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说,这次对话并不是要给中国上人权课,而是帮助北京懂得人权问题对华盛顿的重要性。他说,单独举行人权对话并不意味着,将于5月23日在北京开始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不讨论人权问题。
克劳利说:“我们与中国的关系既广又深。它包括一系列领域。人权则是美中关系的一个核心部分。因此,作为战略对话的一部分,人权问题是其中一个侧面。它也是经济对话的一部分。与人权有关的问题,无论是互联网自由、获取信息自由还是知识产权,它们都是我们对话的重要方面。”
去年年底因颠覆罪名被判11年监禁的中国著名异议人士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对美联社说,她认为美中人权对话只有好处,没有坏处。因为这样中国当局就会受到压力,他们做事就不敢太离谱。
*对话总比不对话好*
前中国社科院政治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宪政学者刘军宁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中美人权对话有肯定是比没有要好。他强调指出,这个人权对话是针对中国人权状况的对话,而不是关于美国人权的对话。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刘军宁说:“中美人权对话是关于中国人权对对话,不是中国人为了美国人的人权去跟美国对话。效果不知道,但这事情是积极的。双方都认为中国的人权状况的确需要对话。这已经拖了很长时间,因为另外两起事件被耽误了。所以它应该早就来了,而不是等到现在。”
北京旗鉴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晓原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认为恢复中美人权对话是一件好事情。双方在人权方面的一些分歧总要通过坐下来交换意见才能逐渐消除,而相互指责对方的人权问题无助于问题的解决。
刘晓原说:“每年,中国也会对美国的人权问题有一个报告,美国也有一个报告。那么,在人权报告中,双方你说我的问题,我说你的问题。但我想,在人权的问题上互相来指责对方,也不是一个办法。我想,更重要的就是说,对这些涉及到人权方面的事情,双方还是要坐下来,具体地面对,在这个问题上应该要进一步交流。”
美联社的报道说,预料,这次人权对话将会讨论一些个案,例如刘晓波案等,也会讨论中国的宗教自由、政府打压律师以及严格控制互联网等议题。
*中国对律师界越来越严*
刘晓原律师说,去年以来,中国政府对律师界的管理越来越严,这些都与律师李庄伪证案有关。但他认为,当局不该因为个别律师的犯罪行为,就否定大多数律师在推动中国民主法制方面做出的努力。
刘晓原说:“去年,特别是李庄案发生以后,有关部门确实对律师管理方面非常严。据我了解,今年6月1号以后,司法部还有一个律师事务所处罚办法要出台。那个处罚办法就更严厉了,搞不好律师某一个方面出现一点小问题,就要严厉处罚,搞不好还会吊销执照。”
美国的人权组织说,根据美国国务院3月公布的人权报告,去年中国的人权记录有些恶化,因此,与中国讨论人权中的任何问题都是值得欢迎的。
*人权对话级别不够高*
可是,美国国际宗教自由委员会东亚政策与计划部主任斯考特.弗利普斯说,与中国进行工作级别的人权会议是不值得的,如果这些会议只能达成还将继续对话的协议的话。他说,美国国务卿克林顿在北京出席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时,如果能表达美国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关注,那将更为有效。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