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44 2024年12月1日 星期日

反智主义是否正在中国兴起?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美国之音东方拍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楼(美国之音东方拍摄)

上个月,四川省网络作家协会成立,网络名人周小平成为这个协会的首任主席。早在去年11月份,另一位网络名人花千芳成为辽宁抚顺市作家协会副主席。正是周小平和花千芳,2014年10月15日双双以网络作家身份,受邀参加了由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召集的文艺工作座谈会。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黄严忠在《外交事务》杂志上撰文说:周小平和花千芳的一夜成名集中体现了反智主义(anti-intellectualism)在中国的兴起。所谓反智主义是指对知识分子和追求智慧的敌视,通常被认为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种态度,而不是一种理论或学派。黄严忠说:“观察这些一夜成名的网络名人的成功之路和他们的写作,所揭示的是他们对知识和知识分子的根本性反感。” 其中一位网络名人在接受采访时承认,自己没有阅读过任何历史、 政治或科技方面的书籍,其几乎所有的知识都是来自于互联网和他人发布的博客。但这并没有妨碍他抨击一流学者的言论是“一派胡言”和“颠倒是非”。

不过,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学者认为,虽然黄严忠的观点有一定道理,也确实引人深思;但如果说反智主义在中国处于“兴起”的状态,其实并不准确;而且仅以周小平和花千芳现象,即来定论“反智主义正在中国兴起”,难免让人觉得牵强。

“公共卫生治理项目”创立者、负责人贾平(照片由本人提供)
“公共卫生治理项目”创立者、负责人贾平(照片由本人提供)

贾平是北京非营利智库“公共卫生治理项目”的创立者和负责人。贾平对美国之音说:“我更倾向于认为其处于‘挣扎’和试图向下层‘扩散’和进行‘基因复制’,以求获得存在的合法性基础的状态。” 贾平认为,中国历史上有反智主义传统,最早的反智主义可以追溯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和满清100余年的文字狱等;而中国当代的反智主义,可以追朔到文革、反右和延安整风,其极端的表现是“知识越多越反动”和历史虚无主义。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张华表示,中国历史上确实出现过反智主义的现象,当前也有一些反智主义的声音,学术界对这类声音也有过争论和批评。但是,张华不认为今天的中国正在走向所谓的反智主义。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华(照片由本人提供)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华(照片由本人提供)

张华对美国之音说:“周小平、花千芳参加过去年在北京召开的文艺座谈会并在随后‘一夜成名’,也不应引起太多议论和联想。‘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中国文学艺术界的传统,在大众文化、大众文学特别是网络文化、网络文学流行的今天,从‘文学大众’中选取两三位代表‘大众文学’的作家参加座谈会,让文艺座谈会上有他们的声音,应该是理所当然的,是再正常不过的了。” 他说,周、花两人在地方网络作协或作协任职,不值得大惊小怪;因为“真正的作协、文联的话语权依然牢固地掌握在知识精英的手里。”

公共卫生治理项目负责人、律师贾平则认为,反智主义声音大,并不意味着就占有主导地位。他说:“以周小平为例,虽然他显然是获得了一些官方的‘政治支持’(否则他根本无法获得一系列的名号和身份),但在主流的学界、文化界以及中产阶级当中,他实际上是个受嘲弄的对象,而普通的老百姓则根本不晓得他是谁,可以说,之所以他变得有名,是因为支持他的势力是有组织的,反对他的力量虽缺乏组织,但却人数众多,他在有组织的支持和声势浩大的反对之下,变得充满争议,从而出现了名人效应。”贾平说,与其说这代表了反智在中国的兴起,还不如说是反智主义试图通过网络“红人”寻找生存空间,并寻求以某种变形的方式继续存在下去。这一事件在中国引发巨大的反感恰恰说明,反智主义总体是不得人心的。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华说:“如果因为周小平和花千芳没有读过大学却做了作协的‘领导’,就意味着中国反智主义崛起的话,那同样没有读过大学的莫言,却获得了诺贝尔奖,还被聘为好几所高校的教授并担任博士生导师,那是不是也可以说诺贝尔奖有反智主义倾向,中国的大学都开始了反智主义呢?” 张华不认为周小平、花千芳“任职”之事,会给中国知识界带来多大影响。

美国外交关系协会高级研究员黄严忠的文章以“气功大师”王林事件为例,认为中国的反智主义倾向已渗透到了中国最高层,甚至影响到了中国的外交政策。 “它鼓励中国公众、甚至一些知识分子不加批判地接受任何民族主义的著作和思想,以抵消和抹平任何‘反华’的异议声音;或者将异议人士视作是‘敌对势力’的支持者。”

贾平表示,王林现象与其说是反智主义,还不如说是当代中国权钱交易的掮客模式的表现方式之一。贾平不赞同黄严忠关于反智主义倾向已渗透到了中国最高层的说法:“很难说是反智主义‘渗透’到高层,更确切地说,反智是否会在某一领域兴起,需要看其可被利用的政治价值。只是由于中国大陆公民社会较弱,言论自由受到限制,缺少竞争性的政治机制,所以就缺乏对利用甚至滥用反智主义进行制衡的力量,也无法通过公开的辩论,弄清反智主义根源到底来自何方。”贾平认为,由于长时间鼓励反智主义,歧视、打压、边缘化有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和社会精英,这一过程本身削弱了最高层进行正确决策的能力,也削弱了政治精英集团吐故纳新、自我校正的能力,甚至产生逆淘汰,不学无术者掌握权力大行其道。

北京语言大学教授张华也不赞同黄严忠关于反智主义倾向已渗透到了中国最高层和影响到中国外交政策的观点。张华说:“不能因为周小平、花千芳的作品中有批评美国的声音,就感到不舒服,就认为他们是因此而被“重用”的,甚至认为这表明反智主义已经渗透到中国最高层,将会影响到中国的外交政策。”

张华表示,在中国始终存在着“亲美”和“反美”的两种声音,这很正常。只不过最近一些年中国的迅速崛起和发展,使得中国人对祖国的认同感有所增加,吸引了大批留美知识分子回来报效祖国,而现任中国领导人的一些做法更使民众感到有信心、有希望。与此同时美国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使得中国人不再像过去那样对美国趋之若鹜。因此,不能简单地把“反美”等同于“反智”。

张华说:“美国虽然科技发达,集中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智力资源,最新还发现了‘新地球’,但不能认为谁有‘反美’言论谁就是反智主义者。再者,目前中国的高层领导也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而且刚刚确立了‘智库战略’,相信对反智主义会有‘免疫’能力的。”

早在去年周、花二人参加习近平文艺工作座谈会引发争议时,中国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就大声为他们辩护,称他们应该得到所谓“正统精英”的尊重,因为“草根生活赋予他们以独特的视角观察和解读自己的国家和时代。”习近平则更是鼓励周、花二人“创作更多正能量作品”。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