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39 2025年2月25日 星期二

日首相争取韩中支持东亚共同体设想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

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星期五飞抵北京,将出席星期六举行的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谈。鸠山打算在会谈上说服中韩首脑共同构筑东亚共同体。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中日两国尚未建立起相互信赖关系,构筑东亚共同体是一个长期课题。还有分析认为,中国若想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走向民主化。

鸠山首相星期五前往韩国首都首尔,与韩国总统李明博举行了首脑会谈。双方就北韩核问题以及东亚共同体交换了意见,并一致认为将积极努力构筑面向未来的双边关系。

* 三国首脑协商东亚共同体 *

结束访问的鸠山为出席星期六在北京举行的中日韩首脑会谈,当天晚上飞抵北京。


鸠山上台后首次在国际舞台亮相的联合国大会上提出日本愿意为构筑东亚共同体发挥桥梁作用。他还表示希望在中日韩首脑会谈上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专家:东亚共同体先易后难*
东亚共同体的倡议几年前就曾在东盟会议被提出,但是无果而终。鸠山的倡议能否在三国首脑会谈中得到支持?

美日中比较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杨中美认为,中国和韩国都会表示出向前看的姿态,但是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有许多课题,关键是要看中日两国,

他说:“这要看中日两国能否抛弃历史认识的成见,能否抛弃争当(亚洲)老大的心态,以平等的态度共同主导东亚共同体的建设”。

日本有些媒体用“同床异梦”来形容中日在东亚共同体问题的立场。

日本的朝日新闻此前发表评论称,鸠山早在95年就在著作中把构筑东亚共同体作为日本未来50年的国家目标。

不过,共同体将包括哪些国家倍受中国关注。日本自民党前政权曾经提出将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划入圈内,这被看成有意牵制中国而遭到中国抵制。

* 学者 时机尚不成熟*
中国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院长胡伟此前在东京发表演说,他对未来中日关系前景表示乐观,但并不认为建立东亚共同体时机成熟,
他说:“未来几年中日关系会朝着好方向发展,但是我不认为在可见的将来中日关系会发生巨大变化,不可能建立起兄弟般的关系或建立起东亚共同体”。

胡伟院长认为中日关系结构取决于5个层面,即首脑外交、民间外交与舆论、经济文化联系、各自国家的政治格局以及国民对对方国家的感情、国际格局与各自国家的实力。

他分析,前两项受短期影响,后三项相对稳定。出于共同的经济利益,中日关系不会出现大的摆动。

但是正如中日两国多次调查结果显示的那样,两国国民对对方国家的感情并没有好转,甚至恶化。历史认识以及价值观的差异导致中日两国还没有好到相互信赖携手建立共同体的程度。

* 世界大国的条件 民主化*
10月1日中国迎来建国60周年纪念日。去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中,中国向国际社会展现了经济实力,国际社会也出现G2 的说法,中国已经拥有世界大国的实力?

上海交大的胡伟院长认为中国目前缺少的是“软实力”,即文化、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制度的对外影响力。

他说:“解决中国的政治走向,实现民主化对中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只有提高软实力中国才能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但是问题是中国不能接受美欧西方的模式,这要看今后中国在民主化上是否也能走出一条中国模式”。
* 中共高层民主选举是第一步*
杨中美高级研究员认为,日本国民对华感情深处存在对中共一党统治的不信任。不改变这种政治体制,中国很难取信于邻国。

他认为中国民主化可以选择中国模式,第一步就是党内高层民主选举。

他说:“如果从党内民主选举开始,内部分出派系,或者外部建党,这一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同于其他国家的民主进程。目前没有人能取代中共,从党内发生变化对于实现民主化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中日韩首脑会谈,东亚共同体,软实力,民主化,中日关系,中国模式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