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事陷入胶着状态,但对抗强权的效应和精神却在台湾发酵。面对中国日益升高的武吓,台湾舆论开始热烈讨论是否该将征兵制的四个月义务役期恢复为一年,对此,台湾政府未表态反对。分析人士认为,台湾官方如果能够挟民气延长兵役,对于强化战力或有帮助,但更重要的还是要检视军事训练内容。他们说,如果不从根本的训练科目改革抓起,就算回到一年期的兵役也是浪费时间。
俄罗斯于2月24日入侵乌克兰后,让饱受中国威胁的台湾人也“感同身受”,开始严肃面对自身防卫事务,于是,恢复征兵制逐渐在台湾社会形成主流舆论。
民意转向 台湾人支持延长役期
根据台湾媒体《TVBS新闻网》3月7日公布的一项线上投票结果显示,高达78%的台湾网民赞成延长义务役的役期,其中20%认为应该延长到一年,而支持延长到两年的网民则高达41%。
面对民意疾呼恢复征兵制并延长役期,台湾官员也听到了。台湾国防部长邱国正多次对外表态,他不排斥恢复征兵制,而且早在国防部内编组人员进行相关研议;而台湾内政部长徐国勇周一(3月14日)更正面表态赞成。他说,只要国家可以永续安全发展下去,个人一年的时间又算什么?
在野党时代力量的立委邱显智和王婉谕更进一步主张,台湾应将义务役的受训时间从目前的四个月恢复至一年,并审酌国家安全、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女性也纳入多元形式的义务参与,扩增整体战力。
台湾原本根据宪法,自1949年起,对所有达到服役年龄的男子实施义务役征兵制,而且役期长达两年。不过,自2000年后,台湾跨党派的政治人物不断开出缩短兵役的竞选支票,短短十年内,义务役役期于2009年直接砍半到只剩一年。2018年末,一年的义务役期更正式走入历史,取而代之的是四个月的军事训练役。役期一路缩短的结果,不仅台湾军队的兵源不足,“战力”更是不断受到质疑。
少子化冲击 台湾军队兵源渐缺
目前,台湾军队的兵源采“征募并行”制度,以招募到的专业志愿役士兵为作战主力,约16万余人,另外,每年征召8万余名役男,接受四个月的基础军事训练,完训后储备为后备军人。
台湾的立法院法制局去年底曾警告,部分战斗单位官、士、兵的编现比,也就是编制数和现员数的比率低于八成,而且每年都有高比率的志愿役士兵提前离营,战备力和役男士气明显低落。因此,若要冀望仅服役四个月又缺乏完整军事技能训练的短期役军人“都有足够的作战能力”,无疑是缘木求鱼。
此外,台湾日益严重的少子化现象,也让军队兵源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峻。立法院法制局评估,台湾至2039年将只有56,000名合格役男,除非役男的从军率能达到21.25%,否则难以满足国防人力需求,因此建议军方应恢复征召一年义务役士兵。
美学者:废除征兵制 台湾铸大错
美国史丹佛大学国际研究学院资深研究员法兰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今年一月在接受台湾《天下》杂志专访时也曾指出:“台湾犯的最大错误,是废除征兵制。”
福山表示,台湾不够重视自我防卫,而且面对中共武力犯台的威胁,很多台湾人只想靠美国协防,但这是个很大的谬误。如果台湾人不愿为了保卫自己国家而牺牲生命,就没有美国人会愿意为台湾牺牲,美国不会为一个“不为自己而战的国家”而战。
除了高涨的民意,军事专家也认为,台湾的兵役改革过了头。
台湾前国防部长蔡明宪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新加坡、韩国、以色列为因应周边的安全威胁,都规定役男需服两年或以上的义务役。但台湾面对解放军的文攻武吓,却只要求役男服役四个月,完全看不到自卫的决心。他说,只要两岸一开战,台湾根本没有资格要求美国等其他国家帮我们打仗。
蔡明宪认为,四个月的兵役无法达到军训的成效,也不符合作战需求,役男更难以成为有效的战斗士兵。他说:“(四个月)太短,四个月你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步枪兵。我们那时候三八式步枪(训练)就四个月。四个月出来,你也没有战场的经验,要作战还是不足的。”
蔡明宪分析,俄乌战事已经让台湾人民觉醒并得到教训,民意也显示多数人支持延长兵役至一年或更长。他认为,过去台湾疏于提倡全民国防和全民防卫,不过现在台湾年轻人常常说“自己的国家自己救”,当国家有需要了,年轻人就该挺身保家卫国。
台湾前立法委员林浊水上周五(3月11日)在一场国防改革公听会上也疾呼恢复征兵制。他指出,过去20多年来,从两位前台湾总统陈水扁到马英九,再到现任总统蔡英文,都为了选票考量而推动全募兵制,而他们所任用的历任国防部长也只会为总统的政策辩护,忽略了军中的主流意见仍反对废除征兵制。
台湾“厌兵”情结
林浊水分析,台湾社会普遍有“厌兵”情结,一来是因为戒严时期军人成为威权统治的打手,二来是因为统治权贵阶层争相搞特权,让子弟逃避兵役,所以多数台湾人都不想当兵,而政治人物也迎合民意,朝逐年缩短义务役役期的方向改革。
林浊水说:“到现在国防部长会松动,一定是我们总统觉得不得了,80%(支持延长役期)的民调出来了。为了选票才来改变固然令人遗憾,但是总是好事。”
林浊水表示,前苏联解体后,欧洲国家纷纷由征兵制转为募兵制,但在2014年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后,瑞典和立陶宛率先恢复了征兵制。法国总统马克龙(Emmanuel Macron)也曾考虑要恢复征兵,德国最近的民调也转向支持恢复征兵制。这些都不是第一线接壤俄罗斯的欧洲国家,但他们都愿意恢复征兵制,反观台湾站在第一线对抗中国,废除全民皆兵的征兵制实在毫无道理可言。
林浊水认为,三任总统已经让台湾虚掷了20年的岁月,走上募兵的寃枉路,但如今面对日益紧张的台海局势,蔡英文不妨善用民气,毅然扭转20年来的错误,领导国家走上正轨。
尽管民意对恢复征兵制有所期待,但是军事专家也提醒,不是役期越久越好。一支军队的战力高下,最终要看的还是训练内容是否扎实。
专家:役期长短是假议题 训练扎实才是关键
位于台北的国防安全研究院国防资源与产业研究所所长苏紫云表示,基本步兵训练至少要三个月,下部队再衔接训练两个月,然后入营服役三到六个月,才能训练出有战力的士兵,因此,如果真的要规划延长役期,不超过一年对国家整体效率最好。
苏紫云告诉美国之音:“参酌欧洲民主国家,我觉得一个比较理想的平均值就是在9到12个月之间,这样的考量,第一个是比较符合国家安全需求,而且兼顾役男的生涯规划。”
苏紫云说,台湾如果要维持现行的四个月军事训练役也未尝不可,但最好能配合教育制度的改革,让役男在上大学前就先服完四个月的兵役,并在寒暑假期间再接受教召,加强基本教练。
他认为,四个月的训练若精实,也可以打造出合格战士。他说,以全球战力最强的美国陆军为例,一个合格战斗兵只需经过十周训练,就可以对轻兵器、机枪、手榴弹和枪榴弹的操作,驾轻就熟。此外,瑞士的役期是18周,相当于四个半月,其实跟台湾很接近,但是很少有人会质疑瑞士军队的战力。
苏紫云强调,役期长短不是重点,关键在于台湾必须革新军中僵化的训练,摒弃表演性质的刺枪术或形式主义的射击训练,要让受训的役男觉得学到东西、有所收获,延长役期才有意义。
位于高雄的军事专家、中山大学亚太英语学程兼任助理教授林颖佑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也持类似的看法,他表示,役期长短只是假议题,俄乌战事若告一段落,或许台湾对兵役的讨论热度也就消退了。而且他说,如果拉长役期只是为了训练出更多能在最后阶段的城镇战与解放军交战的步枪兵,也不见得符合台湾的作战规划和整体国防。
林颖佑说:“国防部其实需要的是一个整体通盘的规划,就像打、装、编、训一样,你要打什么样的战争?你要什么样的武器?你等到要用到步枪兵上场的时候,你已经打到什么时候了?那我们要打到那样的程度吗?”
林颖佑认为,台湾不一定要做到全民皆兵,或是进部队拿枪才能保家卫国,让部分菁英走入社会,一样能对战事做出贡献。例如,飞弹轰炸市区后,需要有人清理瓦砾堆,也需要有人指挥交通,尽速恢复物资补给线。因此,只要人人各司其职,而不是人人都争当步枪兵,这样或许才更贴近所谓的全民国防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