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2:17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美日升级制衡中国的合作 日中关系未来恐难稳定


2023年1月13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2023年1月13日,美国总统乔·拜登在华盛顿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美日首脑1月13日在华盛顿举行峰会,讨论的内容中多处涉及到中国。中方对此表示抗议,并向日方提出警告。专家们认为,美日同盟升级对中国的制衡,可能让日本调整对华策略,但是他们在对于中国是否改变对日策略方面抱持着不同的意见。

美日“剑指中国”或使中国调整对日政策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月13日首次以首相身份访问华盛顿,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双方在会谈后发表了联合声明。此次峰会被视为美日升级同盟关系的重要时刻,其制衡中国的意味明显。

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1月13日在白宫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美国总统拜登2023年1月13日在白宫会见日本首相岸田文雄。

拜登在美日峰会开场就说: “我们是在同盟关系的非凡时刻会面,美日关系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密切”。

“我们正在实现同盟关系的现代化,这是基于日本历史性的增加军事开支和新的国家安全战略。”

对于这次被拜登定位为“标志着美日同盟现代化”的历史性访问,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月16日在记者会上警告日方,做亚太安全稳定的破坏者、搅局者,必将遭到地区国家的普遍反对和强烈反制。

“日美合谋上演诋毁中国形象、干涉中国内政、打压中国发展的闹剧,既十分虚伪,也十分危险。”

日中关系专家、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林泉忠指出,拜登亲自到白宫南正门迎接岸田,以及安排副总统哈里斯邀请岸田于翌日共进早餐等活动,是拜登极为罕见的做法,显示出他十分重视岸田的到访。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林泉忠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林泉忠

林泉忠对美国之音说:“拜登以超高规格来款待岸田,主要是因为在此不到一个月之前,日本在去年12月16日发表了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三文书,内容将中国定位为‘空前最大的挑战’,而且一改过去日本‘专守防卫’特征,大幅度增强了美日‘共同战斗能力’,包括明载将发展可攻击敌方飞弹基地的‘反击能力’,这些举措被华盛顿视为极具历史意义。”

林泉忠表示,岸田带着“安保三档”这份厚礼来见拜登,北京将此视为“日本全面倒向美国”,对这次美日峰会极为恼怒。

他说:“面对中美新冷战的长期化情势,北京向来采取‘分断美日’的战略,希望拉拢日本,避免日本全面倒向美国。因此,尽管这些年日本罕见地批评中国在香港问题甚至是新疆问题上的所谓 ‘高压政策’,又屡次提到中国最敏感的台湾议题,但是北京仍然不愿意跟日本全面摊牌。如今,日本发表新版的安保三文书、1月的美日国防与外交2+2会谈、以及这次的美日首脑会谈都摆明‘剑指中国’, 那么我们认为中国的对日政策似乎也已到了重新调整的时候了。”

台湾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蔡荣祥在接受美国之音的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对日政策向来是软硬兼施的两手策略,未来也会继续。

台湾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蔡荣祥(照片提供: 蔡荣祥)
台湾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蔡荣祥(照片提供: 蔡荣祥)

他说:“中国的对日政策一直是采取两手策略,一方面强调与日本的伙伴和经济合作关系,另外一方面则是进逼日本来煽动中国民众仇日的民族主义。未来中国对日的战略可能是一方面继续强硬手段来逼迫日本;另外一方面拉拢日本亲中派的政党和阁员来强化日本对中国的经贸及合作关系。中国对日策略持续采取强制性外交政策的目的,是让日本的和平主义或绥靖主义的支持者构成对于内阁或亲美派的挑战。”

蔡荣祥表示,纵使如此,中国本身的修正主义和对日的强势作为的后果,反而让日本积极强化与美国之间的同盟关系,藉此来吓阻中国对日本的威胁。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丽乔(George Yin)认为,关于中国的对日政策,应该放在中国的对美战略,以及整体国际策略的架构之下思考。他指出,现在美中之间的关系进入对峙期,然而尽管美中双方关系以竞争对抗为主,但是华盛顿与北京都希望保持所谓“斗而不破”的态势。

尹丽乔告诉美国之音:“在这个情况之下,中国对日政策在中短期内应不会有太大改变,这是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日本是美国亚太区最重要的盟邦,如果中国对日本采取太强硬的政策,可能会不必要地把中美关系复杂化。第二,北京对拜登政府以民主同盟围堵中国的策略,有一定程度的担忧。若是中国太早拿日本开刀,可能会加强美国的民主同盟,尤其是会影响中国最近试图改善和欧盟各国关系的企图。”

日本或跟随美国芯片禁令 中国若对日制裁也有限

岸田在美日峰会上表示支持美国对芯片产品和技术的出口管制措施,以此限制中国取得先进的半导体。

日本经济产业大臣西村康敏1月5日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演讲时指出, “我们在工业和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商品和技术方面,不能过度依赖其他国家,尤其是(不能)仅仅依赖一个特定的国家。”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丽乔指出,据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政策协调员坎贝尔1月17日在“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活动上的说法,美日首脑峰会在对中国的高科技管制议题上的对话极具建设性。

尹丽乔说:“我认为日本加入美国对中国进行高科技管制的可能性较高,而这有可能会导致中国对日本的企业展开一定程度的报复和制裁。不过,东京方面可能也不必过度担忧。美国在去年出台了一系列的对中国的高科技制裁管制。中国尽管口头上抗议,但实际上反制的措施有限。”

台湾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蔡荣祥表示,中国是日本第一大贸易出口国,日本也是中国第一大贸易进口国,日本的经济实力对于中国在贸易上的议题仍有一定的筹码和影响力。

他说:“因为中国仍需要日本非高阶的芯片和相关的电子科技产品,因此制裁只会是短暂性或是具象征性意义的措施。中国目前正面临经济疲软以及严重的疫情问题,岸田内阁应该思考调整日本产业在中国的整体布局,将部分产业移出中国,到东南亚或是印度等国家以分散日本对于中国的经济依存度。”

蔡荣祥说,中国可能会选择性制裁日本的产业,或是会暂时拒发签证来反制日本。

日中关系专家林泉忠表示,自三年前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影响供应链,日本就已经开始调整对中国的经贸关系,包括鼓励在中国的日系企业搬离中国。他指出,过去中日关系恶化,日本政府都受到来自财经界的压力,但是中国实施长期的“清零政策”使日本企业界乍舌,导致现在尽管日中之间的火药味越来越浓,日本财经界向政府施压的力度也明显减少了。

林泉忠说:“中国的‘清零政策’、无准备的放开造成的大面积感染以及医疗资源挤兑现象的出现,以及此次突如其来的拒发签证,都加深了日本政府以及财经界对两国经贸关系不确定性的认知,部分日企调整对中国的投资政策,已无可避免。”

台海局势升温或使日中关系更不稳定

此次美日首脑峰会的联合声明重申,美国将对保卫日本坚定不移,并强调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也适用于尖阁诸岛(中国称钓鱼岛),并再度申明维持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这是一周内美日第二度公开提及台海议题。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中方将采取必要措施,坚决捍卫自身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教授林泉忠表示,“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 早已经是日本政界,至少是执政的自民党的基本共识,只是基于台海议题的敏感度,日本不愿亲口说出来,但已经充分表现在政策思维与防卫部署的调整上。

他说:“尽管日本对台海局势忧心忡忡,但基于法律上的限制,日本能做的非常少。现阶段日本正在强化西南诸岛的防卫,包括设置130个弹药库作为协助美国应对台海战事的部署。整体而言,日本政府在应对台海局势的作为,倾向‘少说多做’,避免过度刺激中国。”

台湾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蔡荣祥指出,日本新版的国安三文书明载之“反击能力” 的条件之一是当“友好国家”遭到攻击,而此攻击也会威胁到日本的存亡时,日本也可以进行反击,这里所指的“友好国家”就是台湾。他表示,面对中国的“攻势现实主义”的作为,日本的策略是以深化美日同盟和协助台湾防卫的“守势现实主义”来回应。

他说:“中国认为美国对台清晰的防卫承诺、美日同盟的强化以及日本防卫能力的提升,会构成中国武统台湾或是控制东亚海权的结构性障碍。日本清楚认识到只有美、日、台三方的积极合作,才能防止第一岛链出现战略缺口。如果台湾成为中国控制的一省,日本的南方将会面临严重的战略威胁,甚至中国可能会夺回目前日本所控制和管理的尖阁群岛。”

蔡荣祥指出,日本决定在与台湾距离最近的与那国岛部署飞弹部队,就是“台湾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策略下所衍生出的具体反制作为。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尹丽乔表示,日本和中国在台海问题上的博弈,最终还是在美中关系框架下的问题。他认为,日本是美国在东北亚的关键盟友之一,必然会站在美国的这一方。

尹丽乔说:“今年是美国的选举年。美国的政治人物们可能会打‘反中牌’以获得美国选民的支持。在这个情况之下,台海局势在接下来一两年可能会有更多的不确定因素。由于日本是美国在印太以至于东北亚最重要的同盟之一,应该会支持美国,中日关系就可能也会朝向更不稳定的方向发展。”

评论区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