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4:46 2025年1月9日 星期四

中国企业并购外企成功率或提高


中国近几年在世界各地大幅度的并构、采购以及投资能源以及稀有金属公司。虽然先前各国政府与投资人担忧中国企业背后有中国政府的影子,以及战略因素的考量,不过这波金融海啸也让中国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希望提高。

由于国内工业急速发展,中国对于能源以及稀有金属的需求大增,也积极的向外寻找供应来源。不过由于外国政府、企业以及投资人对于中国企业背后的中国政府影子深感忧虑,所以许多收购案均受到很大阻力。最著名的就是2005年中海油试图收购美国石油公司尤尼科(Unocal Crop)失败。

而就在三个星期之前,英国与澳大利亚合资的力拓矿业公司(Riotinto)拒绝了中国铝业提出的195亿美元的股权收购案。

不过,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导,国际金融风暴当前,许多企业对资金的渴望也前所未有,在这种情势之下,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成功的机率也会增加。6月24日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石化,成功的以72亿多美收购国际石油生产公司Addax,中石化因此可获得西非与伊拉克两处资源丰富地区的开采权。这是中国最大的一宗跨国能源交易案。

与此同时,中国铝业现在又获得投资隶属于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 plc)旗下巴西铁矿石公司的机会。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夏业良教授分析,中国的确有更多资源的需求,不过中国企业在对海外进行并购或投资的同时,也要谨慎考虑投资回报率。

他说:“中国来讲的话,现在应该说是资源、人民资源非常的匮乏,尤其要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发展,肯定需要更多的海外资源,这点是非常确定的。但是他也怕像这样一些过于集中、太多的收购,可能最终产生的经济效应,不是像理想中的那么样的好。收购本身不是一个目的,收购以后能够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和回报,那才是真正的目的。那么现在有的企业,或是有的地方政府支持这样的收购,主要还是想表现出一种业绩, 一种声誉上的提高,你看我收购了国际著名品牌,非常有实力,然后我又怎么样怎么样。这可能是跟追求轰动效应,追求一种虚荣,是有关系的。”

台湾政治大学国际关系中心的蔡玮教授分析,中国积极收购资源公司,除了本身工业发展的需求之外,也有战略上的考量。

“我们几乎可以合理预见,美国跟中国,中国跟其他发达国家之间,一个很大的摩擦的可能因素就是能源。中国大陆在各地收购能源、现货,期货,收购油田等,比如说非洲的尼日利亚,还有中东某些特定的国家,中国一直在努力强化它的能源安全。中国大陆现在要进行战备储油,我们也知道它已经在作了。”

根据华尔街日报报导,非洲原油交易价格在最接近的2007年是每桶14.4美元,因此Addax公司的总价值应是31亿美元,但中石化却开出72.4亿美元的金额,比应该价格高出了135%。

夏业良教授认为背后的原因难以判断:“这个就不太好判断。收购它从资产价值上来说,还是从其他方面,市场竞争的角度来说,到底是不是一个值得收购的项目,这个可能是只有当事双方,或者是第三方评估机构或许能给一些建议和帮助。”

不过对于前来收购的中国企业拥有官方色彩的担忧,是普遍存在的,如先前失败的中国铝业对力拓并购案,中国铝业就必须不断坚称,相对于中国政府,他们是有独立性的。夏业良教授认为,中国企业必须要脱离国营企业,管理阶层也不能带有官方色彩,符合市场规则之后才能取得信任。

他说:“首先应该要求他是一个上市公司,一个股份制度公司,要有现代管理的模式 法人治理结构,而不是像行政单位的那种,传统的国有大企业。现在国内的大的国有企业基本上都完成了所有制的改造,也都上市了。这样的一些公司如果外国政府存在疑虑的话,应该通过第三方,对它进行评估、资产运行情况,以及各方面的商业模式进行评估,看它是不是符合市场规则。”

蔡玮教授则认为这样的担忧很正常,不过各国都有保护资源的政策,所以也不需过度担忧。

“这个国营企业躲在后面,中国的这个黑手就伸进来了,确实是有这一方面的考量。但 是我们很客观的来看这件事情,所有的国家对于战略物资,包括石油,包括天然气,包括稀有贵重金属,包括某些可以提炼核子科技的矿产,都有相当程度的管制,所以不会让中共尽如人意。我不认为情形会失去控制 ,相关的国家都还会有一些严密的监管、控制的机制存在。”

对于许多中国企业有意并购的资源公司的所在地区,政治、安全情势都不稳定,夏业良教授认为中国政府应该先进行前期研究,确认在外资产与人身的安全之后,才进行投资。

关键词:中国,并购、中国企业,海外企业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