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银行说,中国政府对私营部门的发展给予持续支持,对中国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有益。经济学者指出,中国已经表露出帮助私营企业的意愿,但是在政治和经济利益方面的担忧可能会约束这方面改革的步伐。
世行推出的题为《中国: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的报告称,在中国目前的国家创新体系中,国有企业和科研院所是创新活动的主体;但在未来,中国实现成功的技术赶超可能要更多地依靠私营部门,特别是大型私营企业。
报告指出,中国从1990年代以来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显著增加,1995到2006年间的研发支出扣除价格因素增长了5.5倍;同时,创新主体也发生了改变,工业企业取代了国家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地位。报告说,随着工业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技术引进的相对重要性明显下降。
不过,尽管有这些成就,世行提醒说,中国仍然是技术赶超方面的一名后来者,与国际技术前沿仍有很大差距;为保证可持续发展,中国企业将来必须更多地从创新来获取竞争力。
世界银行的报告指出,创新驱动型的增长对中国的发展和减贫事业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但是中国的国家创新体系仍然处于由传统的政府主导模式向企业主导市场化模式转变的过程中。这中间的问题包括私营部门能力薄弱、参与有限,鼓励创新的市场机制不健全,需求方激励措施未得到充分利用,以及国内本土风险投资行业的“生态系统”仍然没有得以开发等。
这个报告建议中国政府持续发展私营部门,进一步强化对国有企业的治理并收缩国有经济的规模,并在财政方面鼓励私企合作研发活动等。
*重新分配资金或引发政治问题?*
世行的这份报告出台正值中国投入大笔资金刺激经济之际。但是这个过程再度凸显出中国私营企业面临的尴尬境地。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说,中国私营部门的参与至关重要,因为它占中国总产出的三分之二,而且高达75%的就业是由私营企业提供的。但是,一些经济学者看到,私企实际上长期受国有企业的排挤,在当前政府投入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难分得一杯羹。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中国政府对社会问题的顾虑使它在私企问题上踌躇不定。
康奈尔大学的金融学教授沃伦.贝利说:“我认为他们担心会失控。也就是说,商业越是脱离束缚,就越有可能要求摆脱政治上的约束。此外,如果商业完全私有化,政府将很难利用它来维持其社会掌控目的,例如就业和稳定等。”
而纽约荣鼎咨询(Rhodium Group)合伙人荣大聂(Daniel Rosen)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则认为,资金的重新分布可能引发令政府头疼的政治问题。
他说:“我认为政府最大的顾虑归根结底还是钱的问题。对于中国这样一个规模、而且有着充足财政支撑的国家,为私营部门提供一些金融帮助没有什么难度。但是涉及到当今人们广泛谈及的结构和增长模式调整的问题时,这就意味着要把用于国有企业资金分给私营企业。这在政治上难以得到实施。”
*中国政府已开始行动*
不过荣大聂说,他看到中国政府过去的六个月来已经开始启动对私营企业提供资金帮助,政府要求所有中国的银行到5月份都要设立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部门。但是他说,这距离世行建议的创新格局还很遥远。
“他们在行动,也迈出了步子。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对于这些动作感到鼓舞。但是这距离广泛修补中国的创新体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金融官员最近公开表示要对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支持。银监会副主席蒋定之在上海说,该机构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特别是科技创新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因为其发展关系到“保稳定、保就业、保增长”的大局。他承认中小企业融资很复杂,贷款风险较高,但承诺会从完善机制、增设机构等方面提供支持。
关键词:世界银行,私营企业,创新,技术赶超
相关内容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