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几近被遗忘的文化在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后被重新提起。地震发生的地方,是30万羌人的家园。中国希望重振羌文化,发展旅游业,为损失惨重的羌族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陪同记者在北川采访的宣传部官员王关伦介绍起羌族文化来滔滔不绝,俨然像个导游。
“羌族呢,一般是聚集在半山腰,北川这些半山腰一般都是云雾缭绕,所以说羌族又称之为'云朵上的民族'。”
不过,这位家在大山深处的羌族干部,对于本民族的语言却“只会一点儿”。
“比如说‘干杯’呀,一般用羌语就是‘西世古’(音),就是‘请您把这个酒干掉’。
这种事儿在羌族人当中并非个别现象。饭馆老板、羌族人王怀强就对记者坦承:
“羌族语言,我不太会,因为我们已经被汉化了。”
去年,在汶川县城,记者向旅店一位羌族服务员请教有关羌文化的问题,她的回答跟王怀强几乎完全一样:我们已经被汉化了,对羌文化所知不多。
其实,不光有“汉化”问题,还有“藏化”问题,因为靠近藏区的羌人聚居地受藏文化影响很深。长期研究羌文化的台湾学者王明珂认为,受灾严重的汶川和北川都属于汉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不过,去年5-12大地震后,这种状况有了改变的希望。王关伦说:“现在我们呢,就号召都来学习羌文化,不能把我们的文化丢了。比如说,我们提出来个口号,'要重新拾起我们羌文化'。”
据考证,羌族的来源至少可以追溯到商代,甲骨文中就有提及。现在,羌族人主要分布在岷江上游的汶川、理县、茂县、松潘以及湔江流域的北川、平武。
羌族总人口30万,北川是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地震前,北川有羌族人九万,其中十分之一在地震中丧生。
羌族没有文字,文化和历史传承主要靠口头传播,比如靠“释比”---也就是巫师---诵唱史诗。华夏地理杂志说,1950年后,“宗教”逐渐没落,庙宇被毁,释比施法被禁止,到80年代,会说唱经文的释比所剩无几。
地震如同雪上加霜,又夺去了40多名羌文化传承人和全部6名羌族音乐舞蹈专家的生命。
地震中还有400多件文物被埋,两座羌博物馆被毁,大量有关羌族的史料被毁被埋,一些羌寨被夷为平地。新华社援引专家的话说,地震对羌族文化的打击是致命性的,抢救羌文化刻不容缓。
为了振兴羌文化,几个典型的羌寨已在距老北川县城不远的地方修复重建。高高的碉楼、烧篝火的广场、祭祀塔、写有“羌”字的旌旗等羌文化元素在新建村寨中得到突出展示。走进这些村落,王关伦再次充当起记者的导游。
“这是我们羌族特有的一种祭祀塔,主要是祭天嘛,祈求吉祥嘛,风调雨顺呀。我们羌族人每逢这些重大的节日活动,都会在广场上烧起一堆篝火,大家就围着这个篝火呀,跳羌族锅庄、唱羌歌,来庆祝自己的节日。”
当局振兴羌文化有十分明确的实用目的,那就是,繁荣当地经济,为灾区羌族民众寻找生活出路。发展旅游业便是出路之一。
根据一项计划,北川将成为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除了用地震废墟、大禹故里来吸引游客外,羌族文化也将是一个重要看点。
为此,过去靠种地、养猪、种药材为生的农民,特别是那些在地震中失去土地的人,面临着转型问题。
当地人告诉记者:“这个寨今后的生气还是要全靠旅游收入了。一个是它可以卖羌族的一些(用品),另外就是它开羌家农家饭馆,游客来了还可以搞住宿,是吧?”
示范村建得整齐漂亮,两层小楼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坡上,看上去很像别墅区。村民虽然对房子的坚固和美观称赞有加,但是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不太适应。一位老者抱怨说,本来他们在房前屋后种一些蔬菜瓜果,现在所有空地都被统一种上树木花草,实在是中看不中用。
完全靠旅游赚钱至少目前还有困难。北川县城已经封闭,除了开放日,平常游客很少。饭馆老板王怀强对此深有体会。不过,他看重的是未来。
“我们这里主要就是以野菜和我们北川的腊肉为主。现在人很少,所以生意就很差。但是呢,我相信,以后我们这边要重建工作做好了,老县城这个地质博物馆一定会有很多人来参观。我很期待以后的。”
王怀强的期待不无道理。在北川县城最近的开放日期间,公路被挤得水泄不通,许多访客都是慕名而来的旅游者。
法新社说,中央政府已经拨款197亿元,用于未来三年内在北川发展旅游业。中国日报说,新北川将建一条羌文化街和展示羌文化的广场。
然而,毁灭的难以失而复得。台湾学者王明珂认为,即使没有地震,灾前的羌族社会文化也将成为过去。他在一篇文章中说,这重建不是复旧而是蜕变。
关键词:汶川,地震,羌人,羌文化,旅游业,羌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