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定期认真接待访民,努力解决这些人提出的问题。国务院日前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也指出,中国开通了形式多样化的书面上访渠道,以利下情上达。不过,有观察人士和访民对这些措施能否奏效持怀疑态度。
*中央发布解决上访问题新规定*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转发的“关于领导干部定期接待群众来访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带着责任和感情耐心听取来访群众的诉求,想方设法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决不能推诿扯皮、敷衍塞责。
除此之外,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还指出,中国通过开通绿色邮政、专线电话、网上信访、信访代理等多种渠道,使人民群众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书面形式表达诉求;建设全国信访信息系统,设立国家投诉受理办公室,建立健全人民建议征集制度,为人民群众表达诉求、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建议提供便利。
*新措施值得肯定 能否奏效值得怀疑*
设在湖北的民生观察工作室负责人刘飞跃指出,中央政府采取这些新措施解决上访问题是值得肯定的,但他表示,他对这些新措施能够奏效持怀疑态度。
刘飞跃说:“当然我们首先觉得它能够建立这么一套系统肯定比没有这样一套系统相比来说那是好事情。但是,坦率地讲,即使这样一套系统建立起来了,我们对这个系统能够发挥多大的作用,能否减缓上访潮,我们可以说是并不乐观。”
刘飞跃说,他之所以这么讲是因为政府所说的绿色邮政、专线电话、网上信访等渠道以前已经有了,对官员接待访民的要求也是早已有之。最近中央政府还要求县市书记每月定期接待访民。但实践证明这些措施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
刘飞跃举例说:“今天还有一个访民和我们通电话,谈到最近当局要求每个地方官员要定期地接待访民,所谓大接访啊。这个访民他一句话就概括了,他说这个是个骗局。去了以后呢一个是很难得见到这些地方官员,另外一个呢就是说,即使见到了,问题仍然得不到解决。你想,这些地方官员他们的接访活动,访民们就这样没信心,认为不起作用,那么像这些电子邮件呀、网上信访呀,那大家更觉得它是个摆设啦。”
民生观察工作室的刘飞跃说,事实上,他们观察室也曾利用过网上信访这些渠道,把他们收集到的一些侵权案件通过官方设立的网上信访通道发出去,但是十有八九都是没有回音。偶尔有回音也无非是说,这个案件我已经转到某个部门去了,最终都是不了了之。刘飞跃指出,现有的体制和制度为什么不能解决上访问题,关键就是这个体制本身存在的问题。
刘飞跃说:“简单地说,我们认为它是一个体制问题。由于中国仍然是一个权比法大的一个社会,那么当官员们掌握绝对权力的时候,他们侵犯民众的案件就非常容易发生。从另外一个方面讲,一旦老百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以后,由于司法不独立,新闻不独立,他们的新闻和司法都受制于专制的权力,它不能为老百姓说话,因此就造成了这些问题都得不到解决。”
*访民:主要是言行不一*
目前仍在北京上访的深圳一位女访民赵国笠向记者介绍了她自己多年的上访经历。她说,尽管她多次给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写投诉信,但总是石沉大海。她自己也经常受到地方官员的打击报复。赵国笠认为,中央政府宣称的解决上访问题的新措施之所以无法奏效,是因为共产党一贯言行不一。
赵国笠说:“问题是他们共产党每天说了很多很好听的话,那个信访条例规定,一个月之内就要答复,还要处理那些渎职侵权、打击报复的人。但是他们有谁执行呢?访民总是受到打击迫害报复呀!还有截访啊,暴力截访。打死打伤多少啊!拘留、劳教、关黑监狱!”
事实上,就连新华社的报道也承认,官方数据显示,2005年记录在案的上访多达1270万起,但“只有不到1%的上访者得到满意的结果”。
关键词:中国,上访,信访条例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