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协年度会议发言人赵启正举行记者会,美国之音记者提出了六四死难者家属给人大政协两会写信的问题,赵启正做了回答。但是,中国的中央电视台和新华社在直播和发稿中,都删除了相关内容。
*触及六四敏感问题引发台下一片哗然*
星期一,赵启正在记者会上回答美国之音驻北京记者提问:95年以来,天安门母亲几乎每年给两会写信,提出解决六四问题主张。这些信两会代表收到没有?有什么反应?
明报星期二报道说,记者提出问题后,“引发台下一片哗然”。赵启正回答说,对上个世纪80年代的那场政治风波,中共和中国政府已经有了明确的结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和取得的进展告诉我们,改革发展必须在社会稳定的条件下才能顺利进行。恐怕这也不仅是中国的经验。我们观察世界,那些动乱很多的地方,没有一个经济能够顺利发展的。所以我们必须从维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全力维护我国社会大局的稳定,才能确保人民安居乐业,国家长治久安”。
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节目,到了美国之音记者提问时,切换了画面,开始播放其他内容。
明报星期二发表的记者手记说,虽然赵启正的回答内容完全沿用“官式答案”,但六四事件作为中共过去20年来最大“禁忌”,作为宣传喉舌的央视对于这种问题自然是“避而删之”。
新华社后来发出的有关赵启正记者会的通稿,也没有了这段内容。就在几天前,中国总理温家宝到中国政府网、新华网上网同网民对话,网站也删掉了有关西藏等敏感问题的提问。
*经常删除敏感话题能打造世界级媒体吗?*
最近一段时期以来,一直有报道说,中国要拿出400亿人民币,让新华社开办世界性电视台,向阿拉伯半岛电视台看齐,努力把新华社打造成中国AP(美联社 )或CNN(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同时,显著扩大英文中国日报的规模和发行量,争取在世界范围内有更大的“话语权”。
但是,如果一个媒体经常删除敏感话题,如何能办成一个世界级媒体呢?针对这个问题,香港城市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何舟说,这是个需要面对和认真思考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对的。新华社老早就想成为世界性通讯社。在80年代初就开始了。新华社同仁进行了一些努力。但努力最后还是遇到底线:你不能客观公正全面报道世界上任何重大事情。而且你报道重大事情你总是选择性很强,还会触及到一些关于制度和意识形态底线的事情,就不能报了。在这种情况下,你能难成为大家公认的世界性通讯社,要成为CNN就更不可能了。”
对于星期一全国政协记者会有关天安门事件的问答,香港一些中文媒体做了报道。大公报用一个“豆腐块”,专门刊登了美国之音的问题和赵启正的回答。明报的报道直接点明是美国之音电台记者的提问,赵启正做了回答。
香港城市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何舟说,中国新闻界不是没有改革的愿望:“中国新闻界不乏有洞察力和有相当表述水平的新闻记者。但关键问题是在于你的‘雷区’太多,你设的底线太高。在这种情况下,你很难客观地报道很多事情,你就没有公信力。”
关键词:六四,政协,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媒体,敏感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