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籍华裔科学家杨向中教授英年早逝,这位在美国第一个成功克隆动物的科学家,当年是中国农村的“赤脚兽医”,是改革开放后的早期留美学子。他的研究伙伴说,杨向中是中国留学生在海外落叶生根,开花结果的“楷模”。
康涅狄克大学美籍华裔教授、再生生物学中心主任杨向中博士,同腮腺癌长期搏斗后,2月5号在波士顿病逝,终年49岁。美国主要媒体纷纷报导了这一消息。科学考察报称,杨向中是美国成功克隆动物的第一人。洛杉矶时报说,杨向中的最终目标是克隆人体胚胎,治疗帕金森和糖尿病等顽症;杨向中所在州的最大日报哈特福德新闻,连续8天发表纪念文章。
杨向中的科技探索之路一直走到逝世前夕。程涛是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副教授,杨向中克隆技术研究的主要伙伴,他说: “去年年底我在回国前,还和他通过电子邮件,他当时在家里,他已经不能讲话了,他说,不知还能坚持多久。反正我们当时还是通了电子邮件,来回好几趟。”
杨向中的动物研究情结,源于在中国农村的艰苦日子。1959年7月31号,杨向中出生在河北省邯郸附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是家中五个孩子中的老二,高中毕业后回到乡务农,养过猪,自学兽医,后当了赤脚兽医。
1977年他考入北京农业大学畜牧兽医系,1983年考取中国教育部代培留学生,前往美国康奈尔大学动物科学系深造,1990年获胚胎生理学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1996年起,他到康涅狄克大学任动物系副教授和生物技术中心动物基因部主任。
杨向中的研究同行程涛说,从事克隆技术研究需要极其执着和细密的精神。记者获得了一份杨向中长达29页的专业简历,详细记录了他在专业发展的方方面面。他是1981年中国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状元”;1987年以来,他出版了多达97份研究作品,20年间应邀出席各种专业会议116次,上述重要学术活动逐一记录在其简历中,由此可见他的学术专业风格。
杨向中对克隆技术的个人兴趣非常浓厚,这是他对克隆技术研究持之以恒的重要动力,程涛说:“前后10多年啦,我们利用业余时间,文章都是夜里写,大部分电子邮件都是深夜。他给我打电话,都是夜里12点到1点,电子邮件也是那么迟。那个时候,他已处于癌症晚期。”
杨向中从事科研工作的同时,大量参加社会活动,积极促进美中两国的科技交流,被世界华人名人录誉为“社会活动家”。早在1988年杨向中就和几位同学倡议组织了“旅美农学会”,并出任首届主席;他是“中国桥基金会”总裁,先后为基金会筹款200多万美元;他是旅美专家教授联合会主席,中国农业科技顾问,并且在近10所中国大校任名誉教授。
杨向中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走出国门的早期公派留学生,他学成后没有回国,而是继续留在国外发展,最终成为美籍华裔科学家。程涛教授说,这是因为他相信科学无国界。杨向中生前积极促进美中两国的科学交流,并得到中国方面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杨向中教授死于癌症,死于他所从事的克隆技术以及再生医学最终希望攻克的医学难题。他曾对朋友说,他最大的遗憾是没能看到再生医学研究攻克癌症,希望同行以不折不挠的精神,早日改变人类对癌症依然“无力回天”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