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1:57 2025年5月18日 星期日

三位日本人科学家获诺贝尔物理奖


两名日本科学家与一名美籍日裔科学家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他们的研究成果被视为有助于揭开宇宙诞生之谜,也显示出日本物理学研究的实力。日本舆论呼吁政府注重培养年轻科学家,为他们提供安心搞科研的环境。

联合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美籍日裔科学家南部阳一郎和日本高能源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小林诚、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益川敏英。

*揭示宇宙诞生之谜开辟道路*

3名科学家获奖的成果是构筑了解释被称为“对称性破缺”现象理论,为揭示宇宙诞生之谜开辟了道路。

美国芝加哥大学名誉教授南部阳一郎上个世纪50年代初前往美国。他获奖的研究成果发表于60年代。日本高能源加速器研究机构名誉教授小林诚与日本京都大学名誉教授益川敏英在35年前联合研究创建了“CP对称性破缺”学说,并且在90年代验证了该学说的可靠性。3位科学家联合获得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1千万瑞典克朗(约合140万美元)的奖金中,南部阳一郎获得一半,小林诚与益川敏英共享另一半。

日本人上次获得诺贝尔奖是2002年,时隔6年。迄今为止,日本在诺贝尔6个奖项中有12人先后获得其中的物理学、文学、化学、生理学医学以及和平奖。每年诺贝尔奖各领域获奖者名额限定在3人,包括美籍日裔在内的3名日本人联合获得物理学奖尚属首次。日本诺贝尔奖得主也由此增至15人,其中7人获得物理学奖。

星期三,日本主要大报几乎都在头版重要位置登载这条消息,日本首相麻生太郎亲自打电话给日本的两名获奖者,称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喜讯。

*舆论促政府注重培养年轻科学家*

日本为实施科学立国方针,早在1995年成立了科学技术基本法,据此增加科学研究经费。日本朝日新闻发表评论指出,事实上日本国内研究机构正在面临新的问题,在引进竞争原理下,没有稳定就业环境的科学人员正在增加。

读卖新闻也在星期三发表的社论中指出,最近日本年轻人对理工学“敬而远之”,这是因为理工学研究艰苦,成为一名研究者通常要比其他专业时间长,然而就业机会少,目前取得理工学博士学位却没有稳定职业的人数已经超过1.6万人。读卖新闻呼吁政府与大学借此之机在培养科学家、技术人员方面进行改革。

另据日本放送协会报导,又有一名日本科学家获得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当地时间星期三,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波士顿大学名誉教授下村修等3人。

授奖仪式预定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

关键词:芝加哥大学,南部阳一郎,日本,小林诚、益川敏英,诺贝尔物理学奖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俄伊北京会晤 中国能解伊核难题?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3:07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