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就任台湾总统以来,经济情况并没有如预期的转好。星期天副总统萧万长证实,马英九希望他出面组成财经小组来协助经济政策,不过,这将涉及是否违反宪法体制的问题。
马政府上任以来,台湾的经济并没有像他在选前所宣称的“马上好” ,依旧持续低迷,导致民众怨声载道。
因为财经专才被选为副总统的萧万长,近日频频在财经问题上提出建言。上星期二萧万长先与行政院长刘兆玄密会,星期三马、萧更连袂与财经小内阁开会,显示总统府有意在财经政策上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星期天萧万长终于证实,未来将会有类似“财经顾问小组”的任务编组,而将由他担任召集人。
*解读台湾宪政体制*
马英九经常强调维护宪政体制的重要性,主张依照宪政惯例,总统只掌管两岸、外交与国防事务,如今要插手经济政策,恐惹来宪政上的忧虑。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法律系副教授林恒志分析说,其实马英九就算要涉入财经政策,也不算违反宪法:“其实就中华民国现行的宪法来讲,它并没有明确指出总统能管的事,只有两岸、外交、国防,或者是总统可不可以管经济事务。这一些在条文当中并没有规范。”
林恒志教授认为,真正引起争议的,不是马政府的做法,而是宪法本身设计就有模糊不清的地方。如果宪法体制是倾向总统制,则马英九介入经济政策就没有问题。如果宪法采取内阁制,则总统不应该逾越行政院长的职权。
1945年在南京制定的宪法本文是倾向内阁制的,但在1996年的宪法增修之后,却较为倾向总统制。
不过,纵使宪法体制上有争论的空间,但是林恒志教授认为除了宪政的考量,还必须以民主政治的角度来看这件事。
他说:“总统是目前唯一民选的最高负责人,因此如果我们从所谓责任政治来看,既然人民选出总统,那总统自然不可能自外于两岸、军事还有外交,说以外的事务他都不用管。现在台湾地区的舆论也是认为既然是民选总统,对于每个问题也都无可回避。”
但是,就民意监督的角度来看,今天需要到立法院接受质询的,是行政院长,而非副总统,如果经济政策是由萧万长订定,却让行政院长刘兆玄接受质询,一方面似乎不公平,另一方面立法院就失去了代替民意监督行政体系的机能,同样在体制上导致监督上的盲点。
对此铭传大学新闻系主任许志嘉教授认为,只要财经小组的协调与配套措施作的好,应该可以避免这种情形出现。
他说:“这个小组它不要去越权,不要去干预到行政院长的施政权。也看这个小组的组成状况,譬如说副总统是小组的召集人,行政院长、副院长也都参与其中,透过一个机制,包括现阶段的府院协商小组等等方式,都可以来实践,只是副总统在有关于经济决策的权力上给更多的意见。如果从这个角度来思考的话,就比较不会有越权或破坏宪政体制的情况。”
林恒志教授则更详细的解释了如何在不违反宪政的情况下来运作这个财经小组:“毕竟这个决策形成是集体的共识,行政院长在会议里对他觉得不可行的案子,他应该要在会议里提出来,甚至反对到底。毕竟他才是要对立法院质询提出答覆的人。透过这种机制的运作,这样的一个财经小组,有没有非常严重违反宪政的问题,我想应该是不存在的。”
台湾总统府发言人王郁琦强调,行政院仍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萧万长不会取代行政院长成为经济政策的决策者。根据联合报的报导,马英九已经向刘兆玄院长沟通过,刘兆玄对这一构想表示欢迎。
关键词:台湾,经济,宪政体制,总统制,行政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