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和地方当局开始加强地震救灾款物的审计和监督。一些牵涉挪用救灾资金者受到处分。有学者认为,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促使当局加强自我约束,但是此类监督还有待在法治框架中得以加强。
中国媒体近日报道说,中共高层和地方,以及中央审计部门分别发布了四川汶川地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情况。
官方新华网报道说,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在政府网站就救灾款物审计等问题和网友进行交流时披露,中央部门安排了18个部委对这类款物进行了跟踪审计;此次审计共发现36起上缴不及时、挤占挪用救灾资金等违规问题;甚至有基层干部在资金发放中优亲厚友。
余效明说,审计机关将这些问题移送给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后,已经全部追回上缴不及时、挤占挪用的资金物资,并且对21名责任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另据人民日报报道,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马(左繁体马,右文)说,中纪委监察部派出两批共4个专项检查组,对抗震救灾资金物资进行了检查;对查实有违纪行为的186人给予了党纪政纪处分。
此外,检察日报报道说,四川成都市检察院“灾后重建绷紧预防职务犯罪这根弦,今后将重点监督捐赠资金、特殊党费使用情况”。
中国当局在今年5月12号发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的及时反应赢得国内外舆论的赞赏。而随后流出的关于救灾善款物资使用不当的报道也引发民间反弹和舆论批评。
但是中国政府和中共高层此次在灾后加强救灾款物的监督动作,比起以往,看上去幅度更大,透明程度也更高。
*分析:不应只党纪处分*
北京的近代史学者章立凡说,现在中国人比以往有更强的公民意识,因而促使政府对此更加重视。
章立凡说:“这次我觉得一个是确实社会舆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所以政府在审计这方面比较早地就做出了这个态式,就是要监督、要审计。这个应该说在某种程度上要肯定一下。”
但是,章立凡说,这样的动作仍嫌不足:一方面,从道德层面讲,有关官员挤占挪用救灾款物令公众极度不满;还有,就是所谓的党纪政纪处分,充其量也就是撤职或开除党籍,并没有从法律层面上对他们进行惩处。
中国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余效明也承认在审计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有关抗震救灾的现有政策法规,特别是在初期时,不能完全适用新情况”。
余效明表示,审计部门就此提出一些建议:在审计中发现此类违法违规的人和事,要及时移送纪检监察和司法机关。但是,相关报道没有提及有人因为此类问题而受到司法机关的追究。
虽然政府明言要在救灾款物方面加强监督,但是北京学者章立凡指出,如果体制上没有改进,共产党长期扮演着的“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双重角色,还会延续下去,问题也难以从根本上杜绝。
章立凡说:“所有所谓的监督都是在一党执政的体制下。就是说,执政党自己监督自己,或者政府自己监督自己。它没有一种作为第三方出现的、比较公正的监督方式。所以这个可能是一个不会在短期内解决的问题。我对此也不是很有信心。”
章立凡认为,从这次地震后的民间反应可以看出,中国的“公民社会”正处于成长的过程当中,假以时日,现状会得以改变。
关键词:公民社会,地震,救灾,捐款,挪用灾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