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7:50 2025年1月1日 星期三

中国第三次思想解放提出还权于民


北京学术思想界开始探讨中国后奥运时代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这场以“还权于民”为重点的思想解放运动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关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能够导致中国开始进行政治体制的改革吗?

*权力本来不是属于人民的吗? *

中国学术思想领域提出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 主要是为了纪念30年前12月18号到22号举行的中共中央第11届3中全会。海内外中国问题专家几乎一致认为,1978年的3中全会是中国开始走向改革开放的里程碑。

第三次复出中国政坛的邓小平在11届3中全会上作了主旨报告,主要内容是“解放思想”。

据长沙晚报9月1号报导,以“还权于民”为核心内容的中国第三次解放思想浪潮是从湖南兴起的。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在最近发表的一个多小时的讲话中,先后90次提到解放思想,并且把“解放思想”和“还权于民”联系了起来。

一些民众在获悉中国新一轮思想解放运动以“还权于民”为重点的时候感到不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立的时候不是已经宣布权力属于人民了吗?北京大学教授张千帆发表了如下分析:“从宪法,从规定上、文本上来看,人民本来就已经有权了,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明确规定的。但是,我们也都知道,中国有两套不同的规则:一套是纸面上的规则,一套是潜规则。也都知道潜规则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制度在实际运行过程当中,人民实际上是被架空了,所以长期以来就是这样,而且我们长期以来根本就没觉得这是一个问题。”

*人民有这么多本该有但没有的权力?*

“还权于民”四个字看上去简单,其实包含很多丰富的内涵。据亚洲时报介绍,这个权,可能包括所有权。中国公民可以拥有很多私有财产,但是不包括土地。如果把土地所有权还给人民,那将意味著中国土地管理体制要进行改变。另外,“权”,可能还包括政治改革方面的内容,也就是让民众在政治和公共事务中有更多的发言权。

官方的新华社不久前也发表一篇文章,归纳了要归还给人民的权利包括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选举权,让人民选任官员等等。另外,新华社的文章还提到了要还给人民生存权、弹劾权、申诉权、所有权、发展权等等。

*源于官方的思想解放运动*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则提出前两次解放思想运动,也就是第一次实践和真理标准的讨论以及第二次邓小平南巡时期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偏重于“还利于民”,而这次则更偏重于“还权于民”。

亚洲时报9月10号发表文章介绍了张春贤的背景。今年55岁的张春贤原来是中国交通部部长,2005年调到湖南任省委书记。海外中国问题观察家广泛认为他是中国政坛的明日之星。张春贤任职湖南被认为是让他拥有在省一级工作的经验,从而为他在中央担任更高的职务铺平道路。

亚洲时报认为,考虑到张春贤过去的背景和他的政治前途,还权于民的说法通过他在湖南提出不是偶然的,而是表明这一提法可能受到更高层的首肯。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在分析这次解放思想运动的时候,也注意到和前几次不同的是,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从官方到民间。

他说:“它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多少有点不一样。那场讨论,当然也是中央主导下进行的,但是它首先发起是从学术界,它有点偶然,正好中央有这个需要。当然学界也是在一直倡导宪政民主这方面的东西,但是这次首先是由官员提出的。”

*评判标准:体制上是否有突破*

一些专家对这次在中国兴起的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是否成功提出判断标准。中国改革派理论家俞可平提出,这次思想解放运动有没有成果,主要是看体制机制上有没有突破。

前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周瑞金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的时候提出三个标准,一是更多地把意识形态转向利益格局的调整,二是从还利于民真正转向还权于民,三是从思想层面真正转向制度创新。

亚洲时报则认为,把“还权于民”和解放思想联系起来的中国政坛新星张春贤并没有提及政治体制改革。亚洲时报认为,把张春贤的话解读为中共愿意和其他政治力量分享权力是非常天真的想法。相反,还权于民只是让公众在监督共产党政府行使权利方面起更大的作用,也就是说,民众将会在公共领域和政治领域中有更大的发言权。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还权于民,思想解放,张春贤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中日外长“双毅会”相互示好,2025中日关系是否春暖花开?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31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