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看奥运比赛,对于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中国农民工来说,似乎是遥不可及的事。但是,在一位画家的帮助下,曾经参与奥运工程建设的几名幸运的工人星期一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星期一,这几位农民工出现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加入到为著名跨栏运动员刘翔加油的人群中。他们当中的员房只在观赛后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你今天看了以后,心情怎么样呀?
心情挺不错的,心情很好的。长这么大,头一次看。
看到刘翔了吗?
看到了。
他退出比赛,你什么心情呀?
我心里头不得劲,不大得劲。”
帮助他们实现这个梦想的是广州美术学院教师苏坚。大约一年前,苏坚来到奥运主体工程之一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建筑工地进行艺术创作,以五位在那里打工的农民工为模特,画了油画《他们》。然后,又把作品放到网上拍卖,声称低于3万元不卖,后来被一位出价32008元的人买走。
而后,苏坚通知几位给他当过模特的工人,他将用卖画所得购买门票,请他们在奥运期间重返北京,观看比赛。
“当时谁也不相信。彩条布上画的,这个谁要啊?他们也有的说卖不了几千块钱。最后谁也没想到卖了3万多。”
24岁的张彦群来自河北涿州,去年3月参加奥运建设。今年6月,由于北京为了保证奥运期间的空气质量停止了工程建设,他被迫返回老家。他说,当得知能来北京看比赛的消息后,他特别激动:“我今天早上来的(北京),昨天晚上我就没睡著觉。”
王社起53岁,是河北邢台人,奥运工程期间做泥瓦工。他说,他当时每天工作12个小时,一个月挣1200元钱,除了下雨天,没有休息日。
“当时您在做活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有一天会看奥运比赛?
想是想,但是不敢想。是不是啊?因为要得自己买票,那就不想去。这次苏老师给俺这个机会,哪怕就是误几天工,也得来北京参加奥运会,给中国运动员加油。”
黑龙江的于庆祝是做保安的,去年9月离开奥运工作去北京黄村一家娱乐场所当保安队长。由于奥运,一些娱乐场所关门了,他又跑到大连去打工。
“我跟老板请假。
老板说行吗?
行,都支持我,说了‘老于你上电视,都告我一声,我看看。
那你走了以后还有工资吗?
没有,对钱来说吧,这是小事。奥运性质、意义不同。百年不遇的事。国家筹了多年才筹备上。别人想看,看不到。”
*画家用艺术铸造“同一梦想”*
4名农民工的来往路费、在京花销以及奥运门票,全部由苏坚从卖画所得中支付。他还安排工人们参观著名景点八达岭长城和明清时代的皇宫紫禁城,参观美术展览,并带他们品尝京城著名美食全聚德烤鸭。
苏坚这么做是出于什么动机呢?
“申办奥运成功以后,我就看了个报导,就是说,北京奥运期间会劝返或者是控制流动人口,会劝返一些外来工之类的。我认为不大妥。所以我就留下这么一个念头,好几年都挥不去、抹不掉,总觉得应该有个机会表达一下。”
据报道,北京在奥运前对流动人口进行了清理整顿,许多没有临时居住证的劳动者被下令离开北京。
苏坚说,奥运申办成功以后的几年来,出场相关活动的各种人物十分风光,但是这一切跟集结在第一线出力出汗的人关系不大:“无论我们、你们、他们,大家都是平等的,以后大家应该有一个获取平等权利的机会,而且无论人与人之间,还有一个,政府部门都应该提供一些条件,来体现这些东西。”
于是,苏坚就用艺术手段来表现奥运工程建设者,并把作品取名为《他们》。他解释说,“他们”是客体,希望“他们”最后能变成“我们”。
遗憾的是,5名给苏坚当模特的农民工当中,有一位没来,那就是陕西的王红涛。王红涛在发给苏坚的手机短信中说,“我是农村出来打工的,温饱问题都没解决,看什么奥运呀。不用给我打电话了,我会记住您的”。
南方都市报就此评论说,这是“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
苏坚对这次活动最满意的一点是,几位农民工的主体意识提高了:“这几天里面,我看到他们一些深刻的变化。比如说,对你们媒体的采访啊,比较适应了。关于主人的感觉、主体权利的感觉,这种意识的提高,我觉得,人是可以改变的,关键是要有机会。”
苏坚还给他们每人买了一个数码相机。他说,他会把农民工拍摄的照片展示在他的博客里,或许将来还能办一个小型展览。
关键词:北京奥运,农民工,奥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