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链接

中国时间 20:24 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功夫熊猫 好莱坞行中国为何不行


好莱坞最新的动画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获得巨大成功,票房直逼1亿5000万人民币。与此同时,由于《功夫熊猫》充满了“中国特色”,中国各界几乎不约而同地发问:好莱坞行,为什么中国不行?我们今天的《对比新闻》就来对比新华网、《中国日报》和路透社三条相关的新闻。

*政协常委热议*

中国官方新华社下属的新华网7月4号发出的报道题为《拍出〈功夫熊猫〉的为什么不是我们?--〈功夫熊猫〉引起政协常委的热议》。报道说:

“‘以中国“国宝”为主角的好莱坞动画大片,影片中所有的东西都是中国的,可为什么拍出《功夫熊猫》的又不是我们?’这成为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委会第二次会议上政协常委们讨论的热点话题。”

*控制问题:新华提到 路透强调*

就在新华网报道的第二天,路透社7月5号以新华网的报道为引子,也发出一篇有关《功夫熊猫》的报道。尽管新华网的报道引述了多位政协常委的发言,包括前新华社社长和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等重量级人物的发言,但是只有报道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路透社的注意。新华网报道的最后一句话说:

“对于如何提高我国文化产业的影响力?常委们还建议,政府不应控制得太死。要开发市场,加大改革开放力度。”

尽管这句话说得含糊其辞,并没有明确说明是什么控制,更不是报道的主要内容,但是却成了路透社报道的焦点。路透社报道的第一句话就说:

“好莱坞动画大片《功夫熊猫》不仅横扫中国票房,更激发艺术家们思考中国电影行业存在的问题,呼吁政府减少在文化领域的控制。”

显然,路透社把新华网所说的“控制”解释成“在文化领域的控制”。报道说:

“新华社报导,本周政协常委会议上,......大家认为,政府应该放松控制,以激发艺术家发挥创造力,使中国文化能给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

*陆川忆苦:几十重大山*

路透社的报道还重点提到中国著名的电影导演陆川观看《功夫熊猫》的感想。报道说:

“年轻导演陆川盛赞《功夫熊猫》是对中国文化的全新演绎......。他在周六的《中国日报》上撰文指出:‘我不禁想到,中国什么时候能够做出这么好的电影呢?’陆川说中国政府束缚电影工作者的创造性。”

报道接着引述了陆川2006年在艺术创作中受到政府干预的例子。

陆川的这篇文章出现在7月5号中国官方的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上。这篇文章是根据陆川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修改而成的。他在博客文章中介绍了这次经历。他说:

“06年曾经接受中影的一项任务,为奥运会制作一部动画电影,那一年的历程中,创作是在几十重大山的压制下缓慢前行的。其中就有对中国文化的表现这个任务;当时我们领受任务之后,‘弘扬奥运’,‘中国文化’,‘中国元素’,‘和谐社会’等等主题性的硬性指标就有十几条,本来是带着玩的心情弄的,可慢慢开始僵化,到最后大家都不会了。最后不了了之。”

*抵制落空 被指为狭隘民族主义*

新华网和路透社的报道,以及《中国日报》上刊登的陆川的文章都提到了中国“熊猫艺术家”赵半狄发起的一场抵制《功夫熊猫》的活动。新华网的报道说:

“《功夫熊猫》一进入我国,便遭遇了号称‘中国熊猫人’的艺术家赵半狄所发起的抵制风。但是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随着《功夫熊猫》的上映,赵半狄成为了众矢之的,《功夫熊猫》票房却全线‘飘红’......。”

路透社的报道说:“......其观点受到批判,被认为是误导性的狭隘民族主义。”陆川的文章则对赵半狄嗤之以鼻。

*抵制斯皮尔伯格?陆川反对 新华不提*

然而对另一种抵制《功夫熊猫》的呼声,三家媒体却出现明显差异。美国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是拍摄《功夫熊猫》的梦工场的三个创办人之一,现在是这家电影厂的高级管理人员。路透社的报道说:

“一些中国人呼吁抵制《功夫熊猫》,因为梦工场的主要管理者斯皮尔伯格辞去了北京奥运艺术顾问的职务,以抗议中国(在达尔富尔问题上)支持苏丹政府。”

陆川的博客文章提到了对斯皮尔伯格的抵制呼声。他提醒人们说:

“我们不要忘记了,斯皮尔伯格、莎朗·斯通也是美国人民。我们不要把他们一棍子打死。因为他们在他们的国内也算是有良知的人的代表。我喜欢斯皮尔伯格,我从他的电影中能看出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如果这种误解来自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心地善良的美国老人,我觉得我们应该认真思考了。”

但是新华网的报道没有提到抵制《功夫熊猫》从而抵制斯皮尔伯格的呼声,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中国媒介基本没有报道斯皮尔伯格由于不满中国在达尔富尔危机中的角色而辞去北京奥运艺术顾问一职的消息,也不想通过报道一些人抵制《功夫熊猫》的消息让人们了解到斯皮尔伯格对中国政府不满。也许正因为如此,陆川的博客文章中提到斯皮尔伯格的段落,在《中国日报》上不见了。

*路透社报道 英中文有别*

把路透社报道的英文和中文两个版本拿来对比一下,也觉得有点蹊跷。路透社把这条消息摘译成中文在网上发布时,有关斯皮尔伯格的这一段被省略掉了。是因为路透社的中文编辑认为这一段不那么重要呢?还是担心中国的“网警”会因此“制裁”路透社,因而先实行“新闻自律”了呢?我们不得而知。

VOA卫视最新视频

时事大家谈:促出口迎战特朗普贸易战,中国此举能否奏效?
请稍等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 0:20:04 0:00

美国之音中文节目预告

  • 7/23【时事大家谈】拜登退选中国网民热议 “把他赶下台”影射习近平?拜登退选牵动美外交政策 下届总统恐对中更强硬?嘉宾:美国“信息与战略研究所”经济学者李恒青; 美国《当代中国评论》国际季刊主编荣伟;主持人:樊冬宁

XS
SM
MD
LG